关于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建议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12/4/1 15:36:55 | 点击:48595]
委员反映,近年来,我省各地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但是很多幼儿园学生进入大班学段,开始有数字书写、拼音书写的作业,不仅是单韵母,有的幼儿园甚至连复韵母的拼读、书写都教授完毕。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对于这样的学习方式都是不适应的,这种不适应容易让孩子对家庭作业产生恐惧感,从而让孩子的快乐童年打了折扣,反而会影响将来的学习。委员建议,一是落实教育观念的转变。各幼儿园都应组织学习,把握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取消一切不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行为,关注幼儿个体,落实以游戏为主,兴趣为辅,规范引领,寓教于乐的幼教活动,切实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二是落实教育环境的改变。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科学规划和运用幼儿教育环境。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根据幼儿天生的气质和兴趣设置活动区角:语文区、数学区、科学区、美劳区等,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改变过去“小学化”单一、呆板、封闭、冷硬的教室为会说话的、开放的、人性化的幼儿活动室。三是落实教育行为的转化。坚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四是落实小班额教育制度。根据幼儿成长规律,规范教学人数。不超额编班,坚决执行小班教学制度。五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有制度更要有监督和评价,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可以通过暗访、突检、家长调研等活动切实地监督各幼儿园的规范办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