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称:  密码:
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十四届四次全会 > > 吴江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工作报告
吴江区政协文史委员会工作报告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15/1/13 9:33:04 | 点击:33551]
 

(二一五年一月)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区政协文史委在区政协常委会议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区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文史工作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能,坚持改革创新,加强自身建设,在抓好文史主阵地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文史走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等特色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学习,文史立论,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本委始终把学习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在2014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文史委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工作中去,向全体文史委员、各位特约作者和文史专家广泛征求对本委工作的意见,并根据征集到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效能。

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本委委员积极加强理论探索与研究,以文化为主线,以文史为基石,文化建言,文史立论,围绕政协文史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撰写了多篇文史专业和相关领域的理论文章、知识文章、实践体会文章等,刊登在《中国政协》《江苏政协》《苏州政协》《江苏地方志》等刊物上。切实加强与地方主流媒体的合作,积极撰稿,广泛荐稿,不断对外宣传、推介和扩大政协文史工作的影响力。

二、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扎实建好文史主阵地

征集、编辑、出版“三亲”文史资料,是政协文史工作的重要任务。2014年初,本委就统筹规划了全年文史资料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征编、出版计划,重点做好体现吴江本土文化特色的史料征编工作,继续积极探索文史资料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新途径,为扎实建好文史主阵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常抓不懈,始终把史料征集摆在文史资料工作的首位。

征集史料是政协文史工作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我们始终把史料征集摆在工作首位,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完善征集机制,创新征集方法,科学选题,在进一步挖掘利用库存史料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拓宽思路,克服困难,多渠道征集史料,推动文史资料征集工作取得新进展。召开文史资料征集座谈会, 及早就“吴江文史资料”选题和“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与各位作者交流,并对已出版的“吴江文史资料”进行广泛的反馈意见征求。

2.精选精编,文史资料图书的编辑出版取得实效。

在抓紧征集工作的同时,我们结合实际,积极做好文史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一是编辑出版了“吴江文史资料”第30辑。精心组织,多方协调,集中时间和力量,全力投入该书的编撰出版工作,切实抓好征集、组稿、编辑、校对、装帧和内文版式设计等各个环节,力求质量,力求精品。全书分“亲历”“传承”“钩沉”“乡韵”等8个板块,共计15万字。二是配合吴江区委宣传部的“吴江历史文化”丛书编辑工作,圆满完成相关任务。担当编委,牵头组织编纂其中之一的《吴江诗咏》,共收集自晋代以来至当代歌咏吴江历史、文化、风俗、胜景的诗歌代表作(180多人200余首)。三是修订《吴江与南社》。在2009年本委出版的《吴江与南社》一书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该书进行“框架重构,内容新增”,并特邀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会长王飚先生作序。顺利列入“中华南社文化书系”,20149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3.加强交流,积极扩大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社会影响。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影响,我们积极开展文史图书的对外推介、宣传工作。及时将文史图书向区四套班子领导、区相关单位以及各地文史专家广泛发放,并通过《苏州政协》、《吴江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与此同时,我们还及时与各兄弟县市政协文史委交换已出版的文史资料,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和交流。《现代领导》(吴江)专门刊发了我委探索文史工作新路径的总结文章。

三、深入基层,开拓渠道,不断提高履职成效

文史走向现场,文史服务社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史工作的创新。本年度,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深入实际,创新活动,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履行职能,不断提高履职成效。

1.跟踪提案办理,推动工作落实。

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全会上,文史委提出的“关于盛家厍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同步规划垂虹景区,深化垂虹文化的建议”在会后被列为2014年区政协的重点提案。文史委对该提案持续跟进,通过与承办部门的多次沟通,认真做好提案协办工作,努力推动和促进相关建议的办理和落实。

2.深入走访基层,强化服务功能。

继续深化和拓展“文史走基层”特色活动。2014年,组织全体文史委员,对七都镇文化产业发展、“老太庙文化广场”工程建设、“太湖大学堂”和陆港古村落、震泽古镇保护与开发、古桥保护等开展视察,进行调研,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并在研讨过程中提出“文史到家、文化到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彰现文史工作的“互动”社会效应,即把“由文本而现场”与“由现场而文本”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文史资料工作的存史、资政价值,为推动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地“鼓与呼”。

3.认真开展调研,提出文史建议。

作为2014年文史工作重点任务之一,认真开展“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工作。与区文广新局、文化馆等相关部门一起,深入镇区、社区,探访、搜寻、发掘、整理和纪录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调研文章《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析》和政协全会发言材料《关于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较为全面地分析、梳理了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优势,并提出了传承、发展、开拓的相关建议。

四、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配合各项工作

在做好专委会本职工作的同时,发挥“文化联动”功能,提升“文史辐射”效应。与上级政协、区政府、宣传、社科、党史、档案等部门积极沟通,并与兄弟区县文史委加强联谊、交流。一是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配合区里组织的各项文化建设和文史活动。如参与“文化与城建联姻、传承与创新并举”研讨,参与“大运河古纤道公园”的设计论证,参与“吴江珍档解密》编纂工作,与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结对调研吴江日报新媒体中心等,撰写的《吴江文化的时代融合》,被系统与地方媒体采用。二是配合苏州市政协文史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资料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是苏州市政协文史委确定的重点工作和重要出版课题。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印发征稿通知,拟定征稿参考选题,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调研,并对征集的图片与文字资料进行了认真编辑梳理,确保资料和史料的质量,完成材料3篇,并及时报送。三是加强对外文史交流。加强与兄弟县市政协文史委的相互交流并认真收集反馈建议。热情接待姑苏区政协文史委来我区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实地参观了震泽古镇,考察了丝绸、养蚕业等。组织委员赴浙江省金华市,学习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专业力量尚薄弱,委员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走出去交流学习的面不够广泛,这些差距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本委将全面落实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和全年工作要点,以全面提高履职水平为目标,切实发挥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大作用,深入探讨地方文史工作“扎根史料、走向现场、服务社会”的新路径。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发力。

一、进一步加强文史资料征编工作。

广泛征集吴江本土历史文化方面值得关注和留存的“三亲”史料;进一步加强对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史料征集工作。创新征集工作方法,有效利用录音、录像、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在“口述史料”方面有所拓展。

二、进一步开展专题学习与委员视察调研活动。

深化、活化“文史走基层”系列活动,使之更具针对性与“新常态”化。拟于上下半年各开展一次,组织文史委员和相关专家学者赴各镇(区),就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文化旅游业推进等项目进行专题调研,为建设文化强区积极建言献策。

三、进一步强化政协文史工作的学术交流与理论研讨。

密切与全区宣传、社科、文化研究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和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努力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加强政协理论、政协文史工作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政协文史工作规律,努力创新工作机制、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