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称:  密码:
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内容 > > 赵眠云与星社
赵眠云与星社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20/1/16 9:36:17 | 点击:23053]
 

/张建林

心汉阁主:春花秋月自年年

赵眠云(1902—1948),原名绍昌,字复初,别署心汉阁主,吴江人。生于苏州,居胥江枣市街。昆山胡石予作《赵书城家传》,叙其家世颇详。赵书城为赵眠云之父。 传中写道:

胥江位吴门西南,逼近阛阓,百货骈阗,商贾舟楫之所凑,而溪山明秀,阡陌纵横,长桥跨波,茂林丰草相掩映。余尝步游登览其地,则夷然旷然,一寄遐想,谓倘有宅心正值之君子,托迹其间,以应夫山水清淑之气者。既而闻松陵赵君书城实居于此,以教其子, 能读书,亲正士,为知者所称。君名福麟,生吴江之平望里,年十二,以承祧大宗来吴门。嗣父煜,喜宾接文士,蓄古名人书画,娴吟咏,任萧山县丞。曾斥私财,为人偿逋负,息讼争,晚年犹多隐德。君继任先志,好施予,能画,顾自以读书未成,溷迹市廛,既生子,稍长,即俾之一意于学,又令纳老成厚重之士,今君之子绍昌者,彬彬佳弟子,出少年侪辈上,则君之教也。君既待人以厚,乡里推陈,性狷隘,年三十余,以抑郁事,遇心疾,时作时已,至四十有五,卒以此殒其生,闻者惜之。配氏秦,生子男三,长即绍昌,次某某殇。

赵眠云早年喜搜罗书画,更以藏扇两千多柄而出名,大凡海内名家之作,他都不惜重金购买。后来,严加挑剔,觉得其中有平庸拙劣之作,使人徒增厌恶,便毅然付诸一炬,并撰《焚扇记》一文略记此事。 

他擅书法、精篆刻,在作品的落款处喜欢题写“松陵赵眠云。”读赵眠云的书画,常常会联想起那首著名的《过垂虹桥》:“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第四桥。”垂虹桥断,风光不再,可悲,可叹。

《吴江艺文志》中有赵眠云的简介:

赵昌(1902—1948)字复初,别号眠云,别署心汉阁主。民国吴江平望人。同南社社员。抗战前迁居苏州,工书法,书似翁同龢。精篆刻,篆宗秦汉。工画,长于著述,喜收藏,与郑逸梅、范君博共效桃园三结义,结成兰谱。曾任《游戏新报》、《清月新报》、《星光》、《星报》、《清闲月刊》主编。

◎著作集

《清闲》(主编),苏州图书馆存,民国十年(1921),部分印本。

《梅瓣集》,上海图书馆存,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双云记》,上海图书馆存,民国十四年(1925),铅印本。

《浣花嚼雪录》,上海图书馆存,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云片》,上海图书馆存,民国二十三(1934),上海中孚书局,铅印本。

《心汉阁收藏书册》,见《吴江书画印人辑录》,未见收藏。

我在董桥的散文《旧日红》里认识了赵眠云。  

董桥对民国时期的文史掌故了如指掌,他爱说自己是遗民。他在老家曾收过一幅赵眠云的字,“录的是谭延闿这一路诗作。”谭延闿是光绪进士,与于右任、吴稚晖、胡汉民并称民国四大书法家。四人均为国民党元老。 1920年夏,赵眠云与范君博、郑逸梅三人契订金兰,结为异姓兄弟,在虎丘生公说法的点头石旁,摄影留念。不久合编《游戏新报》,在上海印刷发行。《新报》作者与《晶报》笔战,《新报》不愿卷入其中,仅出了一期就停刊了。  1921年秋,范烟桥自同里迁居苏州,筑室温家岸畔,与顾阿瑛的雅园相邻,便取名为邻雅小筑。范烟桥、赵眠云、郑逸梅合辑一七日报,定名《星报》,出至二十五辑改为月刊《星光》,并商议结为星社。第二年七夕,星社首次雅集于留园,与会者有赵眠云、范烟桥、郑逸梅、范君博、顾明道、屠守拙、姚赓夔、范菊高、孙纪于等9人。此后陆续有人加入,最多时达105人。

星社的活动地点主要在范烟桥家里,“那邻雅小筑,我们常在那儿聚谈,苔痕阶绿,草色帘青,又复缥帙缃囊,牙签玉轴,到处都是图籍,有时清澈的花香,不知从何处飘来,真是好环境。”郑逸梅在《星社创始人范烟桥》里这样记叙了当年星社活动的情景。星社组织较松散自由,没有宣言,没有章程,也不设社长。社务主要由赵眠云和范烟桥负责。曾有人提议定社约和入社书,交社费、印社友录等,但无人响应,大部分社友不愿成为合法的团体。 

赵眠云性豪爽,喜交游,来吴中寻幽探胜的四方文士,他都会精心款待,极尽地主之谊。有一次,张春帆和画家赵子云到苏州来,赵眠云设宴于枣花墅怡寿堂中,并邀请星社社友一起参加。赵子云当场作芍药立幅,陈迦庵补以兰花,赵眠云题诗一首:“采兰赠芍国风篇,画意诗情两茫然。一曲胥江门外绿,春花秋月自年年。”历尽沧桑,如今此图不知流落何处矣。

赵眠云经郑逸梅介绍,到上海国华中学教书,赵眠云任校长,郑逸梅任副校长。蒋吟秋、顾明道、程小青也都到国华中学来任教。一时人才济济。但好景不长,两个学期后学校就因故解散了。赵眠云把原国华附小的学生带走,创办了书城小学。

赵眠云的夫人宋宝环,是名绅宋书琴之女,中年下世,对赵眠云精神上打击很大。贫困潦倒的赵眠云只得离开上海回到苏州,租住于曹胡余巷二号,依靠卖字卖画勉强维持生活,忧患交加,咳嗽、气喘、脚肿,凄苦不堪,终于沉疴不起,于1948年5月辞世,年仅46岁。

赵眠云和郑逸梅曾合编过《星宿海》、《罗星集》等书,汇集星社社友的作品。星社十周年纪念时,拟辑《星社丛书》,后终因战事纷纭而计划落空。赵眠云曾著有笔记集《云片》和小说集《双云记》,均由郑逸梅设计刊行。两书大概也早已被时光湮没,难以寻觅了。

星社探梅:啸傲烟霞世外天

作为星社盟主的赵眠云,他的书画、文学作品,遗留下来的不多,犹其是他的文学作品,几种鸳鸯蝴蝶派作品集均无收录,在公开的出版物中,能看到三首绝句,一首在郑逸梅的《我和赵眠云》一文中,两首在吴江博物馆编的《笠泽华翰》中。赵眠云的文字虽留存不多,但他的书画作品应该还能看到一些,其中肯定还有他的诗词作品。

《笠泽华翰》中的两首绝句是一幅行书条幅:

诗家才子酒家仙,啸傲烟霞世外天。灯下敲诗吟兴健,鸿飞肃肃又传笺。

已负名山邓尉春,梅花落尽暗香尘。清游再放香溪棹,订约无孤袚禊辰。

两首诗的写作时间是1929年12月,从内容来看是一次星社的邓尉探梅活动之后写的。上面所引赵眠云书法作品的落款写着:和袁幼辛近作,似孟嘉仁兄法家两正,己巳仲冬,赵眠云。袁幼辛即袁培基。袁培基(1870—1943),字幼辛,号雪庵居士、雪庵叟。吴县人,居木渎下沙塘,是民国时期吴中的山水画家。袁幼辛曾参加过一次非正式的星社雅集,地址是赵眠云执教的国华小学。郑逸梅与赵眠云商议,邀请文朋好友来校小聚,时间定在七月初七之夜。郑逸梅执笔写请柬。“是日诸同文果联翩而至,老画师袁幼辛,吴子鼎丈,更先时莅止,谭笑甚欢。袁丈有假寓校舍之意,即席赋诗一首云:校斋幽敞兴无穷,快挹芝兰一室中。许我暑窗来借榻,好随琴鹤饮清风。”范君博、屠曾元、范烟桥、顾明道、程小青、周骥成、徐碧波、朱宣、陈灵犀等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孟嘉即王骥。王孟嘉为人慷慨,喜欢交游。1923年,柳亚子先生与64位文化人一起创办《新黎里》报,宣传革命,鼓动新思潮、新文化,王孟嘉就是其中出钱资助的一员;黎里创办惠黎小学,王孟嘉主动捐款助学。王收藏着较多的古代书画、金石和古董,凭此同吴地的书画家切磋琢磨,于右任、吴昌硕、马君武、楼辛壶、李根源、马公愚、吴湖帆、萧蜕庵等都观赏过孟嘉的收藏,也都留下了丹青和墨宝。为了方便同书画家及文人墨客的交流,孟嘉专门在苏州与上海租借了房子,苏州的住房租用的就是吴湖帆的,与吴湖帆结成了莫逆。抗日时期,王孟嘉一家迁居上海英租界,他让子女拜吴昌硕为师,向吴昌硕学习书法和绘画。

汝悦来在《吴江书画散叶》中,对王孟嘉作了介绍,他说:

窃论民国书画收藏,王孟嘉堪称吾邑名家。其人早年求学上海,受业于胡适。学成,任职浙江象山小吏,未几,辞归。因广有家资,往来于宁、沪、苏之间,以聚时名家书画为乐。好饮酒,西洋银质酒瓶随身而行。斯迪克一根,暗藏刺刀,亦时时舞弄在手。又有勃朗宁手枪两把,曾实弹试射,白桃木门板,应声而洞。乡人闻之哗然,咸以为孟嘉薄浪轻挑。后以“反革命”论处,旋死。毕生收藏尽归公有,今藏多于吴江博物馆。孟嘉能画,花鸟学任伯年。戊子秋,黎里杨子江先生尝面告王孟嘉家事,谓:“孟嘉先生为先君存毅公老友。育子女六人。长子、四子不详。次子王觉,尚在黎川故里,今年逾八十。三子久居上海,今已殁,生前善绘事,有父风。五子浑号‘碎头’,罹难于文革。六子名乐之,学地质勘探,早年进疆,现居乌鲁木齐,退休高工,去岁返乡,见《吴江馆藏南社书画作品集》中王孟嘉旧藏,感慨不已。”又云:“孟嘉素与吴湖帆友善,后辈至今往来。”

王孟嘉不是南社社员,但他与柳亚子及其他南社社员有较多的来往。

郑逸梅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星社》,提到邓尉探梅,文中写道:

苏州城中心太监弄,距玄妙观不愿,有一茶肆,名吴苑深处。这茶肆和寻常不同,它分着好几个地方,有四面厅,有爱竹居,话雨楼,以及其他种种,略具园林台阁之胜。因分区故,茶客虽多,也就不觉喧闹,且客以类聚,各得其所。我们星社诸子,得暇常在那儿闲坐聊天,所以同文来苏,只须在吴苑泡一壶茶,就能找到熟友。尤其赵眠云豪爽好客, 往往雇輿买艇,伴着陟天平,登灵岩,探梅邓尉,赏荷葑塘,极诗酒之乐,尽盍簪之欢,且星社为之举行临时雅集,因此包天笑、严独鹤、周瘦鹃、丁慕琴、江红蕉、张枕绿、张舍我等,也加入了星社,增强了阵容。

文中没有提及袁幼辛和王孟嘉,其他星社文献中也很少出现他们两人的名字,也没有出现在星社社员名单中。郑逸梅的《我和赵眠云》提到探梅活动,他说:“眠云豪爽好客,尤其接待四方文士,凡来揽胜灵岩支硎的,无不由彼款洽,尽觞咏之乐,甚至投榻,原来他的宅第,有怡寿堂、晋思堂、心汉阁,甚为宽敞,使宾至如归。记得有一次,许指严来苏,眠云备汽艇直放邓尉,探梅香雪海。”是否就是这一次,不得而知。

许指严在此次探梅活动中,诗兴大发,口占绝句两首,记一时隽游之盛:“金阊游侣尽多情,踏遍名山一日程。为爱天香春自在,万峰寺里证仙盟。”“平生梦想香雪海,到此偏疑未是春。我欲子妻都是屣,重来学做种花人。”

星社雅集:留待百年成掌故

星社是民国时期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团体,活动范围不大,早期在苏州,后来在上海。赵眠云是星社的灵魂人物,被公认为星社盟主。

1922年农历七月初七,星社在苏州成立,发起人是赵眠云、范烟桥、范君博、郑逸梅等九人。这一年,范烟桥从同里迁至苏州,买了温家岸的一处旧房子,墙西是顾阿瑛的雅园旧址,所以范家房屋名之为“邻雅小筑”。范烟桥的一帮文朋诗友,经常到他家里来小聚,来得较多的,有赵眠云、范君博、顾明道、郑逸梅、屠守拙等人。邻雅小筑的环境很好,“庭院间老树参天,杂卉匝地,一泓清水,数叠1奇峰,确是个习静吟啸之所。”范烟桥提议组织一个文学社,选择在七夕举行第一次雅集,“因双星渡河,乃取名星社。”(郑逸梅:《具有悠久历史的星社》)雅集地点在阊门外的寒碧山庄,参加者有赵眠云、顾明道、范君博、孙纪于、范烟桥、范菊高、姚庚夔、郑逸梅、屠守拙等九人。拍了一张集体照留念。初定每周一聚,社友轮流做东,喝喝茶,聊聊天,看看书画。后来,又定为每月聚餐一次,还是轮流值日。地点不定,有时在家中,有时去酒店。经过一段时间,星社在苏州已小有名气,于是不断有人加入,如程瞻庐、朱枫隐、程小青、蒋吟秋、陶冷月、徐碧波、范佩萸、尤半狂、尤次范、尤戟门、金芳雄、陈迦盦、陈莲痕、吴闻天、黄若玄、黄南丁、黄转陶、赵芝岩、周克让等,一时人才济济。“同时杭州的兰社,如施青萍(后改施蛰存)、戴梦鸥(后改署望舒)、马鹃魂、张无诤等,也和星社通着声气,苏杭来往,缟伫联欢,青萍且把他的《江干集》分赠给社友……”(郑逸梅:《具有悠久历史的星社》)

星社经常在太监弄的的吴苑深处活动,里面有好几个地方,四面厅、爱竹居、话雨楼等,风格有点像一个园林。“星社诸子,得暇常在那儿闲坐聊天,所以同文来苏,只须在吴苑泡一壶茶,就能找到熟友。尤其赵眠云豪爽好客,往往雇舆买艇伴着陟天平、登灵岩,探梅邓尉、赏荷葑塘,极诗酒之乐,尽盍簪之欢……”(郑逸梅:《具有悠久历史的星社》),包天笑、严独鹤、周瘦鹃、丁慕琴、江红蕉、张枕绿、张舍我也先后加入星社。

关于星社雅集,天命的《星社溯往》写得较为详尽,星社雅集的形式,主要分为茶话与酒集两种。茶话主要在吴苑深处,文中写道:“在吴苑深处的东角话雨楼的前面有一方空地,上面盖着芦席棚,下面放着七八个桌子,这爱好文艺的一群就常在那里开着极端自由的座谈会。费了一个铜子,可以看一份上海的报纸,从报纸的副刊上得到文艺的消息,就成了座谈的题材。今天来了一位上海某报的主笔,明天来了一位某杂志的编辑。神交已久,相见恨晚。由于甲的介绍,认识了常写小说的乙。由于丙的说起,约了擅长小品文的丁,如此攀引,一见如故,这集团就逐渐增大。为了友情的热络,约定了一个日期,到某人的家里去尽一日之欢,扰了一顿茶点,便得答谢,第二回就到另一家去。彼此想邀,周而复始,这种车轮转的茶点,不断地举行了半年多。”

星社活动,除了茶话,还有酒集。《星社溯往》中说:“茶话到了后来,所费超过了一席酒的价值。因此就有人主张索性改为酒集,每月一次,照聚集办法,要奢要俭,定于公议。苏州有着不少的园林,可以借座,如狮子林、汪义庄、鹤园、网师园、怡园、拙政园、程公祠,凡是林泉亭榭之胜的,都到过。中间次数最多的是鹤园,因为地点适中,主人又属熟稔,佣僮伺应也周到,有宾至如归之乐。”当时鹤园的主人是吴江庞蘅裳。鹤园建造较晚,也不大,但它格局简洁,历来是文人雅集之地。园为1907年道台洪鹭汀所建,朴学大师俞樾题写“携鹤草堂”,故名“鹤园”。后归吴江庞氏。近代词学大师朱祖谋、书法家庞自新也曾居住此园,邓邦述曾在此填词、汪东曾在此赋诗、词学大师吴梅曾在此讲曲、“传”字辈昆曲演员曾在此唱曲,书画名家叶恭绰、京剧名角梅兰芳、国画大师张善孖和张大千兄弟都曾访过此园。1923年秋,鹤园修葺后,庞蘅裳自大新巷旧居迁入。金松岑曾写过一篇《鹤园记》。虽然星社在鹤园多次举行雅集,但社友名单中却没有庞蘅裳的名字。

此外还有两次船集。“一次坐着苏州的画舫到天平山去,一次到黄天荡去,上海的文友,也来参与,因了这个因缘,星社也渗入了上海分子了。战前苏州的物价比上海低得多,尤其是饮食,这么闹了一整天,有吃有玩,而星社的社友也乐于尽地主之谊。”(天命:《星社溯往》)

星社不设社长,只是由大家口头推选,赵眠云和范烟桥负责组织星社活动。范烟桥到上海加入明星公司,赵眠云也到沪西国华小学执教,这样,星社在苏州的雅集基本上停顿了,活动主要在上海开展,半淞园、豫园、冠生园等处是主要的雅集地点,一年中有六七次活动。在上海的雅集,也是星社的全盛时期。社友最多时达105人。孙东吴、许月旦、陆澹安、朱大可、朱其石、陈巨来、谢闲鸥、陈灵犀、陈蝶衣、杨清磐、陶寿伯、唐云旌、徐耻痕、俞逸芳、黄白虹、胡叔异、毛子佩、沈秋雁、丁翔华等,不下数十人。

1937年2月21日,蒋吟秋在江苏省立图书馆举行吴中文献展览会,邀请星社社友参加,并在沧浪亭举行雅集,这是星社最后一次在苏州的文酒之会。图书馆就在沧浪亭对面。颜文樑所办的苏州美专也在隔壁,颜文樑参加了这次雅集,并欣然入社。社友易君左参加雅集,并作年会记一篇,将社友的名字嵌在里面。

1937年秋,星社在上海豫园举行了一次雅集。郑逸梅曾有文字记录:

星社成立于七夕,每逢双星渡河之期,则裙屐连翩,极诗酒风流之致。今岁特假沪上豫园萃秀堂,为大规模之雅集,新旧社友,到有二十八人,周君瘦鹃自吴门来,范君系千东瀛归国,亦来参加,尤为难得。此次由烟桥眠云发柬,有附带条件,每人须带一赠品,俾得编号抽签,交换以为纪念,瘦鹃携来紫罗兰及稚松盆景三事,为碧波伉俪所获,予得天笑丈所赠之玩具,天笑丈则得瓷制高跟鞋二,所以承卷烟之灰者,秋雁得殷红硕大之北瓜一盎,于是社友咸谓予有添丁之喜,天笑丈有纳宠之庆,秋雁则鸿运亨通,相与大笑。萃秀堂俗称大假山,每岁重九日,例必开放,盖海堧无邱峦之胜,不得不藉此聊以尉情也,叠石嶙峋,佐以杂树,高低参差,曲折异常,登亭一望,浦江帆影,市廛尘烟,悉入眼帘,及下,几经盘旋,不得其径,济群固心广体胖之流,为之喘汗不止。既入席,肴核纷呈,食指大动,烟桥起立,谓以后凡有同志加入者,须得全体社友通过,稍示限制。下届定中秋雅集,吴中金君季鹤请社友赴吴,在虎阜赏月,征求同意,是否赞成,抑就近择一名胜地点畅叙,必须于中秋前十日函覆,藉定行止。席散,又涉内园一游,园虽不及萃秀堂之宽宏,而紧凑精致胜之。壁有砖刻人物,剔透玲珑,得未曾有,洵极有价值之艺术作品也。园之一部分,须穿越假山,始得涉趣,社友以困于萃秀堂之迷径,闲有戒心,莫敢遽登,红蕉虽自告奋勇,愿为引导,亦未从也。兴尽而返,已薄暮矣。

星社还在社友周鸡晨家静好楼头举行了一次持螯会。孙筹成前往南湖采购巨螯,由长于制馔的周鸡晨夫人掌勺做菜。此日参加聚会的有姚民哀、严独鹤、马直山、丁慕琴、陆澹庵、陶冷月、施济群、赵眠云、陆一飞、许息盦、尤半狂、黄转陶、沈秋雁、芮鸿初、郭兰馨、赵芝岩等,程小青从苏州赶到上海参与盛会。陆澹庵提议:今天持螯赏菊,不如由社中善于丹青的社友各画一蟹。大家表示赞同。于是陆一飞画了一只蟹,谢闲鸥画雁来红,陶冷月画黄菊,程小青于菊丛间画蓝菊,丁慕琴画茶壶,黄转陶在茶壶上书“一片冰心”四个字。“此时已施宴,招社友入席,肴核纷陈,具色香味三者之长,而酒又醇厚,为之赞美不绝。既而将进蟹,筹成谓蟹共百枚,均南湖物,且出南湖船娘小影一帧为证。

星社的聚会,赵眠云几乎都参加了。某年寒食之前,赵眠云、范烟桥发起星社春禊雅集,地点在漕河泾冠生园农场,参加者为在沪的十几名星社社员,包天笑、黄转陶、尤半狂、黄炳星、郭兰馨、陶冷月夫妇、徐碧波夫妇,吴吉人负责接待工作。“席间,烟桥提议每月雅集一次,以继往年之盛,众皆赞同,宴罢留影一二帧。”大家参观了饼干新厂,还欣赏了园中的一株宋梅,此梅树是从杭州康王御园移植的绿梅。雅集结束后,赵眠云余兴未尽,还与范烟桥、郑逸梅、郭兰馨、陶冷月夫妇等驱车黄家花园,只见“园中林榭,极尽绚烂富丽之能事,而鹤亭蓄鹤四五头,洁羽健翩,对之令人有遐举之想。”陶冷月画流泉,赵逸梅等人则攀假山摄影,然后又观赏了百年大牡丹,直到日暮之时,大家才兴尽而归。

1932年,星社仍借庞蘅裳的鹤园举行十周年纪念活动,那天是九一八一周年纪念,范烟桥的《星社十年》中说:“九·一八是中华民国受着巨创的纪念,我们要努力于文化救国,去雪此奇耻大辱。”范烟桥族叔范君博撰写了雅集启事。

刊登范烟桥《星社十年》的《珊瑚》第8号(1932年10月16日出版),寄给日本的订户时,因发现有“不友好的文字”被神户邮局扣留。

十年时间中,星社从最初的九人,发展至三十六人,其中只有一名女性,是徐碧波的夫人杨家乐。

范烟桥的《星社感旧录》中最后说:“东寇来犯,星社就成了星散,在抗战的八年中,一直无声无臭。”抗战开始后,星社的雅集受到影响,从此就停止活动了。

星社书刊:画意诗情两茫然

在星社成立之前七天,赵眠云、范烟桥已在苏州创办了一种小型报纸《星》(周报),共出三十五期。范烟桥因七夕题星社之名,是星社社名的来历,但先星社而生的星报,则也是作为社名的另一个原因。

1926年6月,赵眠云、范烟桥、黄转陶、吴闻天等发起的《星报》(三日刊)在苏州诞生,馆址设在苏州温家岸,范烟桥家的向庐内,报头为张一麐题写。内容比之前的《星报》(周报)更为充实,一切效法上海的《晶报》,并委托《晶报》在上海分销,每期印一千多份。共出七十期。每期第一篇由范烟桥撰写。主要作者有赵眠云、郑逸梅、包天笑、姚苏凤、蒋吟秋、程小青、尤半狂、金季鹤、顾明道、黄转陶、徐碧波、杨剑花、范菊高、范佩萸、吴闻天、徐襟亚等。《星报》刊登的小说有:程小青的《西瓜与汽水》、姚苏凤的《密缕》、顾醉萸的《故乡》、赵眠云的《预祝》、张碧波的《大门的内外》、徐碧波的《黄八小姐的丝袜》、金季鹤的《刀光镜语》、程瞻庐的《三关》、蒋吟秋的《争些什么》、郑逸梅的《裸影》、吴双热的《此是销魂荡魄时》、赵无病的《嫁后的一个情敌》、范菊高的《同样的面孔》等,共二十三篇。

《星报》因为外埠的销量较多,便决定进行“立券”,经过许多手续后,终于得到邮务管理局的批准。经管立券事宜的,是观前醋坊桥的邮政支局。这是苏州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报纸上盖“立券”邮戳。立券可能相当于现在的销售合同吧。

1923年夏,赵眠云、范烟桥合辑《星光》,编辑地点在胥门枣市街赵眠云家中,分上下两集,收录短篇小说二十四篇。仕女封面出自胡亚光之手,每篇小说有作者小传和照片,最精彩的有周瘦鹃的《我想苏州》、江红蕉的《懦人》、徐枕亚的《钻石情》、袁伯崇的《我胯下这虎》、毕倚虹的《离婚后的儿女》、程瞻庐的《一天星斗焕文章》、顾明道的《循环》、蒋吟秋的《女儿貌》、吴双热的《诗圆记》、郑逸梅的《一箭双雕》等。

民国十四年(1925)九月,赵眠云、郑逸梅编辑而成的《星宿海》,由生生美术公司发行,内容有小说、笔记、诗话、剧谈等,共二十二篇,作者有赵眠云、范烟桥、郑逸梅、江红蕉、蒋吟秋、范君博、金季鹤、顾明道、程小青、范菊高、范佩萸、程瞻庐、吴闻天、尤半狂、徐碧波等。

民国十五年(1926)四月,郑逸梅、顾明道编辑的《罗星集》由上海潮音楼出版。收录小说二十余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