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 > 关于推进吴江体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吴江体育事业发展的建议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24/5/23 14:51:45 | 点击:7140]
 
         这两年来,按照国家、省、市部署全民健身和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要求,我区在进一步加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扩大全民健身活动参与范围以及促进体教卫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着全民健身设施民众便利度不高、难以全面监管,城市公园等场地配套健身设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挖掘;全区体育场馆数量不多、各地统筹进度不一以及体育赛事带动三产发展能力亟需加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我区存在着体育健身设施民众便利度不高、难以

全面监管的问题

在全民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监管上,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

1.各地在新建住宅小区竣工或拆除现有的全民体育设施时,未经区体育部门验收或向其申报,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民体育健身设施的不足。

根据中办、国办2023年 3 月出台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体育建筑面积不低于 0.1 平方米或室外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不低于 0.3 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

目前我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尚未参与对新建住宅小区的验收工作。我区尚未形成资规、住建和体育部门的联审验收制度,这导致了部分开发商前期规划时,体育健身设施配备不足或标准不达标。

另一方面,各乡镇(街道)存在着拆除体育设施不向区体育部门申报的情况。目前,未有相关上级文件明确规定由区体育部门参加监管,未明确相关惩罚机制细则。例如,某乡镇2022年由于土地性质及村村合并等原因,拆除体育设施而未通知区体育部门;某乡镇因旧城改造,私自拆除笼式篮球场、室外健身器材,未向区体育部门申报,后在区体育部门检查中被发现;某乡镇某村因村场地另有规划,私自拆除全民健身器材一套。区体育部门查到后,发现其已将器材当废品卖掉。

2.由于所有权归属问题,区体育部门难以对室外全民健身体育设施进行全面管理,带来了安全隐患等问题。

目前,江苏省全民健身设施管理平台由各地体育部门统计监查。经统计,该平台上吴江区有1452套全民健身器材,其中514套由吴江区体彩公益金捐赠,其余938套全部由社会等资金自购自建。由社会资金自购自建的过期器材站点达到354个。

按照国家GB19272-2011新标准室外健身器材要求,器材的安全使用寿命应不超过8年,超过安全使用寿命的器材应报废。

而上述938套由社会等资金自购自建的体育器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不属于区体育部门,其中的354个过期器材站点尤其带来了安全隐患等问题。目前未有文件明确由区体育部门对这部分器材进行监管。对区体育部门来说,面临着小区等场所难进、无法监管;找不到当初构建单位、无法处理的情况。

二、 高规格体育场设施较欠缺,整体上体育赛事带动三产发展能力不强

1.高规格体育设施较欠缺,各地统筹进度不一,配套设施不足。

我区新增区级大型体育场馆数量不多,与周边先进县(市、 区)相比有差距。现有区级体育场馆布局分散,配套设施欠缺,规模效应不强。各板块体育场馆建设进度不一、规模悬殊较大、总体质量不高。目前桃源、同里尚未建设文体中心。 因土地指标问题中断建设或拆除现场的事屡有发生,如七都镇如家小镇原计划建设的 3 块七人制笼式足球场因土地指标问题暂停建设。

2.整体上体育赛事带动三产发展能力亟需加强。

我区一些国际体育赛事,虽然社会反响和带动民众健身效果较好,但因市场化程度不高,带动当地的三产发展效果不明显。例如,吴江赛区自从2012年加入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后,已连续加入环太湖赛多年。2023年9月16日,南京银行2023年第十一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暨长三角穿越赛的第三赛段--吴江苏州湾绕圈赛开启。来自世界各地的约120名顶级车手参赛。该赛事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也使骑自行车这一绿色、环保、强身健体的运动在广大吴江市民中蔚然成风。但因此赛事主要由吴江区政府承担费用,政府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公安、交警、城管等提供交通和安保保障,对民众的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食宿由政府体育彩票公益金支付。赛事两个半天,对三产的发展带动效果甚微。

2023年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的通知(发改社会【2023】1388号)。其中第三条要求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具体内容包括推动体育公园建设,支持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鼓励传统公园增配体育设施;增加水上运动设施供给。推动“五方三点”水上户外运动建设布局,以帆船、赛艇、皮划艇、龙舟等项目为引领,合理利用公园水域、江河、湖海等区域,重点建设一批便民水上运动设施。等等。

结合该通知精神,针对我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自身特点,为进一步促进吴江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拟提出如下建议:

一、 请吴江区政府出台文件,对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运行进行监管

一是在新建住宅小区的验收工作中,形成资规、住建和体育部门的联审验收制度;二是要求各乡镇(街道)政府在拆除体育设施前,须向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申报。由区体育部门对这些拆除行为进行监管,并对随意拆除体育设施的行为制定相关的惩罚机制细则;三是明确由自购自建部门(如村、社区、物业、学校等)对其自购自建的室外全民健身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由区体育部门进行指导。对满8年或经核实已损坏的此部分健身器材经区体育部门向社会公示后予以拆除。如果被拆除全民健身设施的场地符合区体育部门的相关要求,相关部门可向区体育部门申请购买新的体育器材,经批准后重新进行购买安装。四是为了保证体育便民设施和场馆的正常开放和运行,同时不增加市民的负担,建议对使用这些体育便民设施和场馆的市民低收费。

二、鼓励乡镇(街道)政府申请在符合条件的公园广场等场地增加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并融入“儿童友好”理念

笔者今年四月份到扬州调研,发现位于扬州市保障湖南畔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的规划很合理。该公园面积约为38.7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10.48公顷,陆地面积为28.23公顷。该公园内布置了全民健身项目(包括室外篮球、网球、笼式足球、自行车环道、室内乒乓球等)等、团体活动项目(如龙舟、户外拓展运动等)等。笔者注意到公园内的篮球架有高有低。规划者设计之初考虑到了成人和儿童的身高差别,融入了“儿童友好”这一理念。

另外,我区八坼街道的八坼公园,占地面积虽仅为11550平方米,但其健身和文化设施丰富,可谓“麻雀虽小,五脏齐全”。 该公园毗邻许多老小区。2019年该公园经改建后,主要的体育健身路径包括室外乒乓球场、笼式篮球场、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区、综合健身区、健身步道和广场舞区等。其健身设施利用率很高。八坼公园对其园内全民健身设施的改造,堪称我区公园广场等场地体育健身路径改造的典范。

建议区政府进一步出台措施,鼓励乡镇(街道)向区体育部门申报,在土地性质允许的前提下,在条件合适的公园、广场、社区、文体中心等场地增加如笼式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笼式足球场和乒乓球场等中青年比较喜爱的、场地缺口较大的运动项目设施。

建议在做这些运动项目设施的改造规划时,尤其注意融入“儿童友好理念”,适当增加儿童健身活动空间,并在规划增加新的体育健身设施时,考虑到儿童的身高等特点。

另外,各乡镇(街道)在做场地体育设施规划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例如,建议相关部门在做苏州河西岸河边公园的规划时,借鉴河东(高新路-笠泽路间)的做法,将建健身步道和添置部分体育健身设施考虑进去。

同时,为了解决各板块较普遍的健身设施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尝试发动体育社会指导员或志愿者进行管理,并制定办法给予这些管理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因地制宜,走市场化运作道路,充分利用社会力量,促进大型赛事对三产的带动作用

借鉴吴中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运行模式。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该度假区就确定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体育赛事扩大苏州的影响力,并推动当地三产的发展。

苏州市太湖足球运动中心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自该足球运动中心自成立以来,除了举办了2019中国足协女足青训中心“希望杯”系列赛等,还是缅甸国家女子足球队、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数支中超中甲球队等的青训中心,并举办了不同级别的教练员培训班。由于其具备举办重要赛事、训练和教练员培训等多项功能,促进了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此外,由苏州途锐户外传媒有限公司在该度假区打造的全国首个XTERRAH海洋湾户外运动体验中心其运营模式也值得借鉴。XTERRAH是世界顶级越野铁三赛事品牌。通过市场化运作,结合多项运动体验活动,途锐公司将赛事与安全培训、运动康复和文化探索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建议我区因地制宜,利用吴江“鲈乡”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濒临东太湖之滨的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支持打造富有“鲈乡”品牌特色的水上体育休闲运动,如鲈钓胜地路亚运动、帆船、皮划艇运动和龙舟等。通过这些运动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业的发展。

现以路亚运动为例。以鲈钓胜地(国际)路亚基地为代表的路亚钓鱼运动,是一种国内刚兴起的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其是一种利用仿生假饵模拟小鱼小虾的姿态来捕获掠食鱼类的作钓方式,是一项绿色环保、积极健康的体育项目。路亚钓鱼运动在吴江发展有四大优势:一是独一无二的“鲈乡”历史文化名片优势。南宋陆游在其诗作《过八坼遇雨》中留下了“胜地营居触事奇,酒甘泉滑鲈鱼肥”的佳句,使得吴江“鲈乡”这一雅称从此被世人所知。而国际路亚赛事正是以鲈鱼为国际标准竞技鱼种。与拥有丰富鲈鱼资源的“鲈乡”吴江相比,长三角其他城市,如徐州古黄河路亚基地等,则缺少与鲈鱼相关的文化内涵。二是举办过系列国家级省市级重要赛事。2023年5月鲈钓胜地正式运营以来,已成功举办国家级岸钓赛事--2023中国路亚英雄挑战赛(苏州站)、2023年“吴羽西格”中国路亚英雄挑战赛(苏州站)等比赛。三是能实现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路亚运动具备很强的娱乐性,能吸引众多年轻人参与这项运动。2023年5月份自鲈钓胜地开业以来,已超过1万余路亚爱好者参与运动,户外旅游3万人次,较好地带动了当地旅游和食宿业的发展。其次, 鲈钓胜地已与苏州大学达成校企共建合作,联合开设路亚运动专业队和选修课。推动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四是秉持绿色环保理念。路亚运动被誉为水上高尔夫,一直秉承绿色生态可持续的运动理念。路亚管理场日常以水生植物、藻类降解水体内多余的鱼类代谢物,实现立体化生态化调节。

此外,皮划艇浆板等项目在吴江的发展也颇具潜力。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发展的以皮划艇桨板等为主的水上运动特色项目,集休闲、娱乐、竞技、健身于一体,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群;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体育项目,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目前该度假区内已经有剑鱼、船奇和索酷海翼三家皮划艇桨板俱乐部。

2023年,在东太湖度假区举办了全国桨板技能教练员培训班苏州站、七届长三角皮划艇桨板大赛等11场皮划艇浆板赛事活动,总规模达1105人。11月4日,在我区举办的2023首届东太湖度假区皮划艇村超为全国首创。说明皮划艇比赛在吴江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

因而,针对如上这些具有鲈乡和水乡特色的在我区已有相当规模的水上休闲运动,建议我区一是出台扶植有区域特色的体育休闲产业政策,引导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二是对“鲈文化”进行深度调研和元素挖掘;三是利用各种平台,向公众进行更多的宣传和普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