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 > 关于加快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 推进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24/5/23 14:55:14 | 点击:9678]
 
          2022年7月发布的《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指出,“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纺织工业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加快推动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纺织服装产业从利润曲线底部向两头的延伸,考验重重。经过这几年发展验证,数字化正是解题的关键,而工业互联网则是核心发力点。

一、发展现状

纺织业作为苏州传统优势产业,产业链涵盖了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实现了产业规模总量全国第一、产业链完备度全国第一、技术创新水平全国领先。2022年,全市纺织业产业规模达2605亿元,高端纺织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以吴江区盛泽镇为例,作为全市纺织业集聚度较高的地区,全镇纺织企业超过2500家,年产纺织品产能超130亿米,约占全国的27%。并且拥有盛虹、恒力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已经形成“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完整纺织产业链。近年来,盛泽镇深入开展纺织产业有机更新工作,以“智改数转”引领“盛泽织造”高质量发展,去年累计完成“智改数转”项目324个。

二、现存困境

纺织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较大。随着整个纺织行业逐渐迈向高质量发展,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必须精益求精,因此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困难重重。

一是存在行业自身制约因素,集约化面临新挑战。纺织市场变化快,生产品种多、批量小以及个性化的定制需求给规模化生产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能耗成本居高不下,污染治理成本不低。就我区纺织重镇盛泽而言,随着江苏苏北、安徽、江西等地承接中低端纺织产能转移,盛泽纺织产业也面临产能流失、集聚弱化的风险。

二是缺乏行业权威通用标准,数字化发展不均衡。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我区纺织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大型头部企业已完善自身数字化系统,而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只限于采用了云计算和物联网,在生产领域仍然缺乏实际应用。缺乏权威的数据标准、数据安全问题有待解决、数据开放与共享水平有待提高、技术基础与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问题仍存在,阻碍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入。

三是普遍面临两大基本矛盾,数字化转型阻力大。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集成陷阱”和“中小企业陷阱”是避不开的坎,我区很多纺织企业存在因为缺专业人才“不敢转”、缺钱缺技术“不愿转”、设备制式数据标准不统一“不能转”、缺智能化诊断和后续服务“不会转”、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不强、中小企业缺抓手“不善转”等实施障碍等问题。

三、制造业“灯塔工厂”数字化启示

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有十批132家“数字化制造全球化4.0”示范的“灯塔工厂”入选,这些全球“灯塔工厂”中57%实现了产量增加,35%实现了产量和销售的双增加。中国获评“灯塔工厂”50家,其中苏州有6家,它们的数字化转型都具有鲜明个性:

一是突破“集成陷阱”。在自动化和集成化基础上实施智能化和数字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包括企业上云,工厂自动化和数字化,信息系统集成,数据挖掘和分析建模等先进技术,跨越了数字化陷阱。

二是通过产业组织的横向一体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复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建设面向消费者的标准品快速交付系统,有效消化了数字化转型的高成本。

三是以企业自身的主干工业互联网或物联网系统,实施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战略,并以此为竞争优势开展面向终端客户的大规模定制。

四是实施商业模式变革,开启平台的C2M(消费者直通制造商)之路,为它们的转型提供方案,实现从端到端的全价值链服务,克服“中小企业困境”。

还有积极投身节能减排、推进智能制造、建设“黑灯工厂”、“熄灯车间”和“关灯库房”等,均可以作为我区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方向。

四、意见建议

一是发挥龙头企业的驱动作用,实施标杆引领促进工程。龙头企业是“智改数转”工作的核心中枢力量。盛泽包括盛虹、恒力在内,已有多家纺织企业处在数字化发展的的较高阶段,完成智能化设备改造、5G标杆车间建设等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建议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与高校或培训机构合作,培养行业所需的人才,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水平,带动整个产业链协同发展。

二是打造产业链生态服务圈,提高产业集群一体化水平。调研中发现,盛泽已启动高端纺织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赋能中心建设,目前已有多家种子企业实施了ERP、MES、智能立库等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议加强赋能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专业院所资源,共同打造产业生态服务圈,重点建设“5G+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帮助有意向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工厂搜索、筛选和对接服务商。

三是聚焦产业规模与效益,推进中小纺织企业转型进程。苏州市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基于企业服务过程中的大数据积累,提供了分级化“智改数转”菜单,可以有效帮助企业度过集成陷阱和中小企业陷阱。建议针对优先筛选“种子企业”,一企一策,遴选“敢转、想转”但“不会转”的企业,打造中小企业标杆工厂。同时通过组织各类大会、论坛、沙龙、培训、游学等活动,促进产业链交流,共享行业数字化成果。

四是制定精准的政策支持,助力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无接触收货仓库”“熄灯车间”“黑灯工厂”和“关灯库房”等无人运营模式,是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的高级阶段。基于先进数字化工具以及高级分析技术的工业4.0转型,不仅能够催生绿色技术,还能提升效率,改进现有生产模式和物流模式。盛泽镇作为纺织行业发展高地,理应探索建设无人运营模式,建议针对工厂智能化改造提升制定更为精准的奖励政策,进一步助力产业数字化的升级,打造纺织行业新型数字化产业体系新高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