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吴江市委书记 朱民
(2007年12月25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隆重召开政协吴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十一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提出各项目标任务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开好这次大会,对于动员全体政协委员和全市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界人士,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吴江市委,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委员和与会同志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即将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十一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和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始终突出“推进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吴江”的主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胆实践,为牢牢站稳并争先于全国县域发展“第一方阵”,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8亿元,同比增长23.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8元,均比去年增长1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4.86%,COD排放削减率达5.2%;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3.8亿元,同比增长25.6%。在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吴江名列第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也饱含着全体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在座各位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一年来,市政协自觉服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促进发展上作出新贡献,在凝聚人心上谋求新作为,在协商监督上创出新特色,在参政议政上取得新成果,在自身建设上展现新面貌,在推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我代表中共吴江市委,向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2008年是我市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推进科学发展、着力建设和谐吴江的重要之年。刚刚闭幕的中共吴江市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明确了我市2008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10%以上,民营工业投入完成工作量150亿元以上,注册外资18亿美元以上,到帐外资8亿美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4.5%以上,COD、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5%、4%以上。围绕这些目标,我们要狠抓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自主创新、做大规模经济、加快资本运作,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的新吴江;二是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为重点,通过构筑沿沪片区发展新优势、打造沿苏片区集聚新发展、推进沿湖片区开发建设、加快沿浙片区集聚发展,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吴江;三是以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取向,通过解决好民生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稳定问题,努力建设社会和谐的新吴江。
圆满完成2008年的目标任务,不仅需要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工作和奋力拼搏,而且需要全市上下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全市广大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市委希望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发挥优势,凝心聚力,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快构建和谐吴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里,我代表市委对政协工作提出几点希望:
一、坚持围绕中心,积极建言献计,在服务大局上再作新贡献
发展是第一要务,促进发展始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内容。从吴江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为此,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为己任,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城乡和区域的统筹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更加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和谐吴江”这个大局,按照“议大事,抓重点,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加强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多提有分析、有份量、有见地、有创意的良策诤言,切实做到“政治协商议发展大计,参政议政谋发展大策,民主监督做发展大事”,高质量地做好建议案和提案工作,为市委科学决策当好参谋,为政府执行决策当好帮手,努力推动吴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团结民主,汇聚各方之力,在促进和谐上再出新业绩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要始终不渝地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鼓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广开言路,按照“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把一切社会力量都汇聚起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社会合力。要密切联系群众,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体察群众情绪、如实反映群众愿望、有效维护群众利益,及时反映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以及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竭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建设和谐社会构筑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发扬讲实情、说真话、当诤友的精神,监督和制止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保护包括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一切劳动者和建设者的合法权益、创业热情和合理的政治诉求,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强联络联谊工作,针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充分发挥政协组织的协调疏导作用,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营造顾全大局、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参政基础,在职能履行上再求新突破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是政协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政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增进与政协委员的联系,主动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听取来自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严格按照规定,积极办理政协提案,认真负责地作出答复,努力营造全党全社会重视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政治氛围。同时,政协组织要更加自觉地维护党委的领导,全力支持政府工作,确保及时把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和部署坚决贯彻到政协的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与民主党派的协调与合作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在政协履行职能中以党派的名义发表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政治环境。积极适应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努力探索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领域、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四、坚持开拓创新,激发内在潜力,在组织建设上再展新形象
创新工作思路,激发内在潜力,是政协组织保持持久活力的根本所在。面对当前面临的新任务、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区域竞争的新态势,政协组织和各位政协委员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充分发挥政协的界别作用和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推进职能履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充分发挥中共党组在政协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中共政协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意图,真心实意和各界人士交朋友,努力成为合作共事、发扬民主和廉洁奉公的模范。要加强政协机关建设,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完善服务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要积极发挥全体政协委员在全市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政协委员既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又是来自社会各个界别的杰出代表,必须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投身实践、增强本领上下功夫,塑人品之美、展人格之魅、求人缘之广,不断增强政协工作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的形势令人鼓舞,新的任务催人奋进,新的目标励人斗志。在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积极构建和谐吴江的新征程中,人民政协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政协吴江市十三届一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各位委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