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内容 > > 桃源大运河沿线文化调查
桃源大运河沿线文化调查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20/1/15 16:28:07 | 点击:26861]
 

/陈培荣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江苏提出了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带,这对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促进沿运河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桃源镇,依傍 11.5公里京杭大运河而生,繁衍岀遗世而立的铜罗古镇及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并从历史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笔者应镇有关部门之托,对桃源11.5公里大运河沿线的文化(文物)胜迹、历史遗存、先贤名士作了调查与整理,以期桃源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能汲取千年运河留在桃源的丰富历史和人文精神,为打造传承创新的江苏南大门新亮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的水乡森林小镇作参考。

“问津桃花何处去,为有源头活水来”,桃源得名于元朝兵部郎戴敬本弃职移居桃源所留在桃花桥上的这首千古名诗。“桥廊郭庙荒天池、千年酒镇古遗址”, 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得益于吴越大地之灵气,恩泽于千年运河留在桃源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一、文化(文物)胜迹

【广福遗址】

吴江全区共有10余处古遗址,就其历史来说,地处桃源的广福遗址则是最悠久的了。

广福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桃源镇区西南约3公里,面积约6.6万平方米,四面环水,西北临后港,东为长坂桥港,南为庙桥港,当地称为无字圩。

广福遗址系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4年,苏州博物馆和吴江市文物陈列室对其进行考查。1996年,该两单位配合广福村基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广福遗址的主要文化堆积是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多年。在所发掘的160平方米面积中,文化层堆积分5层,厚1.55米,2~5层为马家浜文化(晚期),1层下压良渚文化灰坑、商周时期的灰坑和水井等遗迹。发掘中,发现墓葬20座、房址1座,出土器物56件,以及鹿、麂、猪、牛、狗、龟等动物的大量遗骸。

10×10的探方中,18座墓葬排列密集有序,葬式、头向不一,尸骨保存良好。随葬品大多置于骨架之下,陶器打散入葬。它的发现,为研究当时的丧俗与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在挖掘发现的房址中,地面有15个柱洞清晰可见,其中5个柱洞直径达35厘米,说明建筑规模较大。出土器物中陶器居多,主要是鼎、豆,另有少量盆、钵、网坠等。同时出土的还有斧、锛、刀等石器,锥、针等骨器以及一些玉器。值得称道的是,在出土的石器中还有纺轮,这证明了具有“丝绸之府”之称的吴江,早在6000多年前,先民就已转动纺轮了,其纺织的历史确实悠久。

【九里桥】

九里桥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桃源镇九里桥村,是古运河(烂溪)上的一座纤桥。九里桥距乌镇九里路程,故名。该桥为拱形单孔,很是小巧玲珑,跨度、矢高仅为3.2米和2.5米。九里桥初建无考,现存之桥为清宣统元年(1909)重建,近年来,桥南北堍的塘岸修葺一新。

桥的东西两向均镌有对联,其一为:“此地容或逢黄石;前途无处不青云。”联中的“容或”是“或许”、“也许”之意;“黄石”,指黄石公,即圯上老人。据《史记.留侯世家》,传说张良刺秦始皇失败后,逃亡下邳(今江苏睢宁),遇一老人于圯(桥)上,授以《太公兵法》,自称:十三年,“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十三年后,张良从汉高祖刘邦过济北,果然在谷城山下得黄石。张良死后,遂与这石并葬。后代流传有兵书《黄石公三略》三卷。下联中的“青云”也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言“贾(须贾)不意君能自于青云之上”,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迅速升到高位。全联意为:抵临这里,也许会象当年张良那样遇到黄石公,以受到厚遇;从这里走向前方,处处会碰到好运……另一副联为:“九曲水流溪潋滟;两傍道路跨康庄”,颇有点诗情画意:流经越尾吴头的烂溪,水光潋滟,弯弯曲曲,逶迤向前;烂溪两岸的道路十分便捷,四通八达。综观这两联,言简意赅,将桃源人对过往船只行人的祝福尽付联中。

【铜罗古镇】

铜罗又称严墓(古镇区枫桥河廊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元朝以前称名为铜罗村。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张士诚竖旗反元,被朱元璋俘获后自缢,其方姓部将避居铜罗以酿酒为生。在酿酒取土封坛中,发现一地下墓穴,有石碑,墓葬者原是西汉辞赋家严忌。为纪念这位原汉时辞赋家,便将铜罗改名为严墓。明弘治年间(1488—1505),澜溪巡检司署设于此,自成市井。嘉靖年间(1522—1566),严墓称市,货物贸易兴盛。民国18年(1929)严墓设区称镇。1957年,吴江全县撤区并乡,复原名建铜罗乡。至此,严墓地名延续六百余年。

历史上的严墓,商业繁华,800米老街,街面宽阔,枫桥河两岸廊棚连贯,民居宅房贴水而建,明代诗人王叔承故宅、市级文保单位嘉乐堂、汾阳王庙、汪宅等文物古迹遍及镇区。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日军入侵中国,吴江沦陷,严墓成为吴江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的所在地,中共浙西特委、吴兴县委等地下党组织相继迁至严墓,开展党的地下抗日活动,严墓一度成为浙北抗日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严墓设区,辖22乡1镇(严墓镇),含铜罗、青云、桃源、坮坵、南麻等地。1956年撤区建乡,撤严墓区建铜罗乡,铜罗之名延续至今。

铜罗古镇区范围内枫桥河廊及部分街道保存较好, 800米老街内建筑古韵犹存,风貌依旧。尽管当今的建置是铜罗社区,但几千年的积淀,几千年的传承,丝毫没有淹没她存世的历史地位与价值,却以历史的传奇、传说的悠久、市井的繁华、民众的活跃绵延着一个又一个世纪。

【汾阳王庙】

汾阳王庙(又称郭将军庙)座落于铜罗古镇南街,现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罗汾阳王庙初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至今已有845年,清康熙十年(1671)法号永修僧人重建。据史料记载,前唐时期还没有铜罗这个名称,这里原称为“澄源”, 那么,汾阳王郭子仪的庙宇为何会建在地处苏南水乡的铜罗,汾阳王郭子仪与铜罗又有什么历史渊源呢?相传唐德宗初年,江南大水,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叫苦连天,郭子仪奉旨代天巡视,南下抚民,他的船队沿古运河,从姑苏城外向杭州进发。途经澄源境地,他在体察民情时得报,澄源境域内有一荒天池,四面环水,十分荒凉,因大水过后,池内突然出现了一群野猪精,每到晚上便离开荒天池,窜至澄源乡间残害庄稼,伤及百姓,害得周围老百姓白天也不敢下田耕种,晚上更是家家户户闭门熄火,胆战心惊。郭子仪听后,就命副将李光弼率将士在荒天池出口处用竹木搭起了一个数丈高的观望台,并定铸了一面大似圆桌的铜锣,悬挂在观望台中央,一旦见野猪走出荒天池,就敲响大铜锣,并堵住野猪退路,众人一起围歼捉拿。果然,在数日后的一个深夜,野猪进入了伏击圈。这时,观望台上的将士一齐敲响铜锣,听到锣声后,隐藏的守将与澄源百姓纷纷举起火把,从四面八方赶来,不多时,便将这群野猪一只不剩地杀死在伏击圈内。所谓的野猪精原来是因大水造成黄浦江突潮,黄浦江中的江猪随大水流窜到了荒天池,才酿成了澄源有野猪精出现的传言。为报答郭将军“为民除害”之恩,澄源百姓特保留了观望台及台上的这面大铜锣,并在每月的初一、月半(十五)敲响“铜锣”,一来纪念郭将军的为民除害之举,二来以铜锣声来驱赶人间妖魔,祈祷澄源永保太平盛世。这个敲锣活动一直持续至铜罗建起了“汾阳王庙”后,才把活动移至寺庙内,改为敲钟、击鼓。由于这面大铜锣给澄源百姓带来了吉祥,后来人们就把澄源改称为了“铜锣”村。随着岁月的流逝,原来的“铜锣”也被人们称为今日的“铜罗”了。

大跃进年代(1958—1962),铜罗拆庙房建造大会堂,汾阳王大庙除后殿外,现状破落的都被拆除,有部分庙房被改建成粮库用房,并更名为大庙粮库。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大庙粮库又将后殿9间庙堂改种菌果用房,屋内从上至下,从墙壁到屋顶全部用石灰涂刷消毒,故现存在后西偏殿的明代壁画因被涂没而得以保存至今。至90年代,大庙粮库内的汾阳王庙9间后殿,除中间3间正殿破损严重,两边各3间偏殿己墙歪瓦落,人根本不敢入内。尽管如此,但考虑到汾阳王庙建筑历史以及存世价值,在市文物部门及铜罗镇人民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下,将汾阳王庙列入了市级文物控制单位,才得以保存。

2005年,桃源镇人民政府为落党的宗教政策,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支持下和协调下,出资30万元,市粮食局将大庙粮库的土地使用权划归桃源镇,将汾阳王庙作为全镇唯一的佛教场所进行恢复建设。2006年开始,镇政府成立恢复汾阳王庙建设领导小组,着手动员社会力量并筹措资金开始修建,至2016年,汾阳王庙恢复建设己初具规模,修缮了汾阳王殿、郭子仪纪念馆、大雄宝殿、财神殿等建筑。2016年又筹资近千万元,建起了苏南唯一的五百动态罗汉堂,同时又建起了铜锣殿,定铸了一面直径2米的江南第一大铜锣。

【福泰兴烟纸店】

铜罗古镇区枫桥堍的 “福泰兴烟纸店”,是抗战时期的中共浙西路东特委机关和中共吴兴县委机关旧址,现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9年底,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浙西行署”实行反共、排共政策,下令各政工队集中天目山受训,强迫他们加入三青团和国民党,斗争十分激烈。中共吴兴县委转入地下活动,在县委书记王子达与中共党员庄绍桢取得联系后,中共党员王化鹏、朱闻礼、陈友群等先后从浙江省政工队转入吴江县政工队,并在严墓区瑾下浜建立了中共苏浙特别支部。严墓地区又充实了一批抗日精英。

1940年10月,中共浙西特委贯彻“隐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以京杭国道为界分为路东、路西两块(又称浙西北特委)。1940年11月,中共浙西路东特委机关和中共吴兴县委机关同设在福泰兴烟纸店。路东块负责人为朱辉,吴兴县委书记为史列青,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为贝纹,特委交通员为陈浩天,并由担任小学教师的区委书记赵子扬和开福泰兴烟纸店的吴兴县委书记史列青负责掩护特委机关。此时,严墓的党组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皖南事变后,严墓一带形势严峻,1941年3月,浙西路东机关和吴兴县委机关分别撤向浙江的南浔和双林。

【嘉乐堂】

嘉乐堂,亦名大园里、周宅,位于铜罗古镇区民主街,现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宅坐西面东,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一位周姓官宦人家的私宅,现存有两进,前进名嘉乐堂,后进名远香居,均为楼厅,五开间,中间隔着一个石板天井,天井两侧建着厢楼,与前后两进合成一个环通的“走马堂楼”,两进楼厅均朝东开着大门,其名分别为“青龙门”和“白虎门”。

以前,嘉乐堂的南侧也有一幢古建筑,规模颇大,名叫“顺德堂”,与嘉乐堂同时代建造,因可在堂内摆放一百桌酒宴,故称为“百桌厅”,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嘉乐堂和远香居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基本上完好,其中原因除了建造时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外,两楼厅之间坚固的石板天井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两进楼厅外墙的墙基也都采用条石砌筑,与石板天井连为一体,只要天井的石板不松动,便能保证楼厅墙基的牢固。

嘉乐堂,有江南“四合院”的风味,其落地长窗和梁椽上有颇为精致的雕刻。

桃源镇域内还有“福事桥”、“大通桥” “汪宅”等多处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座古桥、17处文物控制单位、11处文物新发现单位以及29处历史建筑等。

二、历史遗存

【汉严忌墓】

严忌,西汉辞赋家,世称严夫子,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一称由拳(今浙江嘉兴)人。严忌善辞赋,为梁孝王门客,有辞赋二十四篇,现存《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见于《楚辞章句》(汉王逸撰)。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张士诚竖旗反元,后与朱元璋相抗衡,被俘后自缢,其一方姓部将避居铜罗,隐姓埋名,以酿酒为生。一日,在酿酒取土封坛时,发现一座地下墓穴,察看碑文,知墓葬者为严忌。为纪念严忌,当地人士就将铜罗改名为严墓(此名一直沿用至1956年)。

严忌墓在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没于水,崇祯四年(1631),里人吴肇光(明代诗人王叔承之婿)予以修筑。民国八年(1919),宝庆(今湖南邵阳)李世山知吴江县事,巡行乡间,谒严忌墓,见其荒颓,便予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杨天骥任吴江县长时来谒严忌墓,撰书一首题为《谒严夫子墓》的诗:“邈矣严夫子,高风系我思。水滨问遗墓,亭堠护残碑。意薄相如赋,宁谐曼倩词。苕峣南学绪,绝续此何时?”,并勒石以表景仰之情。

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时所摄的照片来看,严忌墓立于镇东枫潭之中,四周砌有石驳岸,墓的上面耸立着一座飞檐翘角的双层亭子,透过亭门,可看到墓碑矗立着。至吴江解放时,墓上的亭子已呈向西倾斜的态势,亭上的砖瓦及墓四周的石驳岸已经开始损落。1956年夏季,铜罗遭受强台风袭击。8月1日夜间,墓上的亭子被吹到,石驳岸也损坏严重。当地曾数次请求上级进行修缮,但均没有结果。1957年3月间,当地人士将古墓倒塌之物收拾起来加以保管。后来,由于修理公房(卫管委)缺乏建筑材料,便将这些物件充用之,惟留下两块墓碑石。

令人欣慰的,现己有桃源镇的政协委员提案重修严忌墓,桃源镇人民政府已对恢复严忌墓作出了修缮计划,深信,在不久的将来,古墓将重现于碧水之中,让今人和后人缅怀严忌这位光耀史册的先人。

【钮明纲墓】                                      

杏花村是桃源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镇政府东南约一华里处,南近浙江省桐乡市乌镇,有钱家坝等3个自然村组成。钱家坝自然村中大部分的村民姓钮,堪称为一个“钮家村”。

上世纪50年代,钱家坝尚存有一座古墓,古墓所在地俗称“大坟头”。该墓地规模庞大,东西长二百余米,南北宽六七十米,东、西、北三面砌有高墙,南面为墓地出入口。墓地内大小坟墓林立,矗立着石马等,古柏等树木萦绕,一看规模和格局便知绝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墓地显得十分阴森,孩童一般都不敢靠近。村里有一种世代相传的说法。传说墓主人是钮家的祖先,曾经中过状元,后至浙江衢州府做过府台老爷,钮姓后辈都称其为“钮状元”。钮状元在为官过程中遇小人陷害,惨遭刑罚,被割去首级,惨不忍睹。钮状元辞世后,家人将其尸体运回吴江老家安葬。在古代,尸首不全被认为是对死者最大的侮辱,另外对后代子孙的发展也不吉利。于是,为了行孝道和图吉利,在落葬中,家人们不惜花费大量钱财,聘请工匠专门为钮状元雕刻了一个金头,连同尸体一起全尸安葬。还传说,钮状元的府邸在该村庄东侧,当时规模十分宏大,有上百间房屋,且有后花园。清咸丰年间,当地被太平军占领,钮家为避免洗劫,将家中的13甏黄金和13甏白银深埋在后花园内的一棵桂花树下。太平军洗劫时,见黄金白银一无所有,便将钮状元府邸一把大火烧光。

上世纪50年代,“钮状元”墓遭到破坏,仅存一块墓碑石横在该村村渠上,长期无人问津,后被翻入一条水沟里。2009年春,钮姓后人连同吴江、桃源编修地方志人士及吴江博物馆人员一起将这墓碑发掘起来。经考证,此墓碑系明代古墓碑,质地为青石,残长85cm,宽53.7cm,厚13cm。墓碑正面刻有行书阴文墓志铭。由于历经岁月已久,部分字迹已经模糊。经辨认,墓碑中央刻有“明谦所钮公暨原配沈安人之墓”字样。墓碑右侧刻有“公为明纲,字世维,号谦所,系凤桥公长子。吴江□□□万历戊子科应天举人,仕至浙江衢州府通判。(生于嘉靖)丙辰年六月初六日,卒於崇祯乙亥年十月□□”等字样。墓碑左侧刻有“安人生於嘉靖庚申年九月十四日,卒於天启□□□□□□廿一日,葬於崇祯丁丑年□□月己酉日。□□□之原有志铭刊藏”等字样。左下方有表示立碑者的“男汉□□”等字样。目前,此墓碑藏于吴江博物馆。

阅查清康熙《吴江县志》和明天启《衢州府志》等方志,确认墓葬者钮明纲非是“状元”,而是一个较大的官,曾任浙江衢州通判。此墓系他与原配夫人沈氏的合葬墓。详细资料显示,钮明纲为现桃源镇杏花村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出生, 万历十六年(1588)即32岁时中为举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官至浙江衢州府通判,崇祉八年(1635)去世,终年79岁,在当时可谓是长寿的了。

【荒天池】

吴越春秋时期的“荒天池”,今日的“林海天池景区”,已在岁月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静静地守望了2500多年。荒天池,位于江浙交界的古运河烂溪北湾,为华东地区35000亩平原林海中的一个小岛。她西靠紫荇塘,南接凤仙桥港,四面环水,水陆交融,七十二条半港湾交叉形成似“福”、“寿”两字,象征着大自然早已畅开胸怀,等待着人们前来“觅福”,前来“掏寿”。“池岛碧水清澄,花木奇草丛生,百鸟歌声回荡,鱼禽飞跃争春”,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池岛风光也成为了人们祥云笼福之地,涉足此岛真令人心波荡漾,感慨万千。

早在吴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世仇宿敌,朝朝烽火,代代干戈,天堂福地屡受战火蹂躏。荒天池地处吴越交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吴王夫差曾在池岛上开挖隐藏战船的七十二条半港湾,建成了防御外侵和对敌突袭的军事重地“藏船墩”。吴王夫差还在池岛对面大兴土木建造了吴王离宫,开设招纳贤臣武士的“集贤馆”,“墩”、“宫”、“馆”三足鼎立,犄角相望,翩翩燕舞,悠悠莺歌,吴头越尾日日鸟语花香,夜夜歌舞升平,一度成为了吴越交汇处的一方人间天堂,世外桃源。“西宫村里草离离,前宫后宫花满枝。恨煞苧罗村不见,春山个个学峨眉”。这便是古人赞咏吴王离宫美景之绝句。

今日的“林海天池景区”,虽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星转斗移,但池岛仍在,姿色依旧,历史的遗迹依稀可见,留存在民间的无数个吴越传奇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寻觅。

【张钓桥】

张钓桥,在现青云和桃源之间(民国三十二年《严墓区政概况》载为“严墓区志和乡城西圩),因唐代诗人张志和曾垂钓于此,故名“张钓桥”。

张志和,约生于唐(约730),卒于唐(约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张志和隐居江湖,好长时间住在吴江,堪称是“半个吴江人”,其单留在平望的古迹就有元真钓矶、望仙亭、元真子祠等多处,留在铜罗、青云、桃源一带的遗迹也有不少。相传张钓桥这里,就是当年张志和垂钓的地方。

古代喜爱钓鱼的人很多,不乏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等。有人说,其中为了钓人而钓鱼的当数商周间的姜子牙了,为了避人而钓鱼的应推东汉时的严子陵了,而介于这二者之间的非张志和莫属。唐·李德裕在《玄真子渔歌记》中称张志和“贤而名隐,鸱夷(编者注:指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智而功高,未若玄真隐而名彰,方而无事,不穷而达,其严光(编者注:指严子陵)之比欤?”那所云“钓人”中的“人”指的是谁呢?有人猜测是唐肃宗李亨。说可以在张志和的一首诗中领悟出来。此诗为:“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诗的末句“出为储皇定是非”不正是说张志和还想出世为储皇定是非吗?张志和为何在诗中称李亨为储皇,是因为李亨发现张志和是人才的时候还是储皇太子。可惜的是张志和虽受李亨器重,他在家守孝期间,李亨曾送奴婢给他,但李享却只做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因此,张志和最终还是没有“钓”到唐肃宗。

不管古人怎样评说,读着张志和的诗词,让人感受到他所钓更多的是大自然,是那诗与画的意境。

铜罗、青云、桃源一带的张志和遗迹除了张钓桥,还有云龙桥。云龙桥在铜罗仙南村,桥上有一联为:“清风明月垂张钓;红雨青山泛范舟”。上联中的“张”,指的也是张志和,下联中的“范”则指范蠡了。

【陶墩古村落】

陶墩古村落,位于桃源镇青云社区西侧。清康熙时,这里“村民数百家,自成井市”。历史上的陶墩曾出过不少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

吴简,元末明初陶墩人,诗文温雅古厚,但他科举之路不畅,元末时数次参加乡试均不中,他遂杜门谢客治理学问,后经人推荐,授郡学训导,升绍兴路学录(为元代路、州、县学学官,协助教授、学正教育所属生员)。明洪武四年(1371),他应召至京城,试“富民论”。对于他的“请令疏渠,以通溉,课粟多者”之论,皇上“甚善之”,授其为昆山主簿。吴简以疾辞归,优游林泉之间,号“月潭居士”,年八十二岁而卒。他著有《论语提要》、《诗义史学提纲》、《守约斋集》各若干卷。他的两个儿子也皆有文名,长子吴复,字孟修,洪武年间以人才授湖广佥事,著有《雪区稿》、《霞外集》;幼子吴颐,字希程,以明习经学授本学训导,著有《桃溪集》。

徐一夔,元末明初文学家,浙江天台人氏,元末时,他曾官建宁教授,明洪武初年,徵修礼书,后起为杭州教授,又召修大明日历。书成后,特授为翰林官,他以足疾辞归。徐一夔著有《始丰集》十四卷、《艺圃搜奇》十八卷等,流传于世。徐一夔虽不是陶墩人,但他对陶墩却情有独钟,清乾隆《震泽县志》上刊有他写陶墩的《桃花溪》一文,颇有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韵。

陶墩在历史上,名胜古迹也不少。圣道院,宋建炎元年(1127),里人吴思贤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真人张宇初题额,宣德七年(1432),里人陆钊、道士钮永如重建。圆明宝阁,宋乾道年间建,明永乐十年(1412),里人倪震重建,正统十一年(1446),里人钱仲明增建文昌阁。澄心庵,建在麻和墩上,“明正统时,唐居士依寿藏结庵,有金陵某石碣”。清康熙《百城烟水》撰者之一的徐崧作有一诗:“犹忆唐居士,焚香小结庵。水中尘事断,圹侧死心甘。子女俱崇佛,夫妻肯共参。至今留藏碣,清磐礼瞿  。”

据清代钮琇《觚剩》载,桃墩是北宋大臣吴充墓的所在地。吴充(1021—1080),字冲卿,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景祐五年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枢密使,曾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与王珪并相,卒年六十,赠司空兼侍中,谥正宪。

【沈庄漾】

桃源镇与浙江交界处的沈庄漾是一个天然湖荡,面积3000多亩,其中桃源占据1500余亩。平日远眺沈庄漾一望无际,湖面水势浩荡,湖中碧波清澈。桃源镇从南到西北角与沈庄漾接壤的村分别有民益、新和、青云、陶墩、梵香5个村。

沈庄漾是周围当地群众心目中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聚宝盆。解放前,漾岸边芦苇丛生,芦苇丛中可常见野鸭出没、候鸟栖息;近滩湖面,20世纪50年代起农民曾大面积种植菱、藕以副促农;60年代种植“三水”(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发展猪羊生产;70年代中旬利用近滩水面搞外荡网箱养鱼和人工河蚌育珠,后来又筑堤拦坝围垦沈庄漾近滩水面发展内荡养殖,建立千亩鱼塘,使肥鱼美虾年年充足供应市场并外销;90年代初全镇居民家家户户吃上干净的自来水,饮用水源——取水口就设在让群众放心的碧水清冽的沈庄漾;特别是沈庄漾天然的蓄水功能盛名远扬,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湖荡担负着上游浙江天目山下泄的洪水,确保全镇人民能够每年安全渡汛。 

在江浙一带民间流传着沈庄漾的一段故事。相传元末明初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块陆地,江南富商沈万山的老家就住在这里,名叫沈庄村。沈府高墙大院,围墙上有两条巨龙,龙头在大门两旁,龙尾通到围墙屋后,十分的气派。他们家有长工、丫环几十人。沈万山全家搬到周庄他的外婆家定居之后,沈庄村只是来歇歇,但是, 他家的小儿子常回来玩,他看见墙上这条巨龙张大着嘴巴,就经常把垃圾塞到龙的嘴巴里去, 有的丫环甚至连马桶都倒到龙嘴里, 通过龙的身体到龙尾巴, 再流到屋后的粪缸里。其中有一个丫环劝他(她)们, 就是不改,她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去弄掉垃圾,再用清水去冲洗干净,他家有条黄狗也经常用舌头去添龙嘴上的赃物。后来民间传言:“当巨龙眼睛变成红色时,就会变成真龙。”附近读私塾的儿童听说后, 觉得很希奇,就偷了先生的红墨水涂到了龙的眼睛上。有一天,这个好心的丫环正拿着铲刀铲铁锅,弯下腰来的时候,看见饭桌下面的地上象笋一样长出两只角来,她感到很奇怪,正想去叫人,身后突然窜出一条黄狗,叼了铲刀就跑。因铲刀是金子打造的,这个丫环急忙去追赶黄狗,当追到陶墩地面上时,黄狗蹲了下来,这个丫环也上气接不着下气地蹲了下来,正举拳想打黄狗,突然听得背后一声巨响 ,她站起来回头一看,只见龙嘴里喷出大水,翻江倒海,一会儿就汪洋一片,沈庄村沉了下去,不见影迹。

从此沈庄村就变成沈庄漾。后来,黄狗和丫头蹲下来的地方,就称为“逃蹲”, 也称“陶墩”;丫头站起身后,拖着疲乏的身体,带着黄狗无目的一直往东走,走到今天青云村的一只寺庙时,就坐下来歇歇力,当地村民就把这只寺庙叫“歇落寺”;路过一座桥,天已经暗下来了,当地好心的村民就留她住了一晚,这座桥后来被称为“夜后桥”;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这个丫环领了黄狗就动身往回走,走到一条小河浜的地方,天放亮了,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天亮浜”,天亮浜就是现在青云集镇的所在地。这个丫环回到陶墩后,变卖了金铲刀去拜师傅学艺,学到了一手做木梳的绝活,回到村里后,她毫无保留地把全套工艺教给了附近的村民,所以陶墩一带的群众,家家户户都会做木梳。

【孝思庵】

上世纪80年代末,我陪同吴江文化局文物科的几位专家,徒步走进了铜罗古镇南边的茫茫林海中,寻访到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名唤“扶港”。在村子里一位老农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村东一块种满香樟树的高地中央,看到了一块斜趟在林地上的巨大的鼓礅石(房柱基石),一半埋藏在地下,专业们目测这块直径约1.5米的鼓礅石足有十多吨重,这么大的鼓礅石可想当年那幢房屋该有多大,这便是专家们所要寻觅的“孝思庵”遗址。

孝思庵,又称小报恩寺,素有江南第一大庵之称,始建于宋嘉泰年间(1201—1204),至今已有800多年。坐北朝南的孝思庵遗址,位于今桃源镇铜罗境内仙南村的扶港小村落,地处京杭大运河烂溪北岸港湾,地形高阔,三面围河,遗址背后高低起伏、坑洼不齐的一大方地块,相传是当年孝思庵兴盛时庞大建筑群所留下的迹印,历史遗影至今仍依稀可见。

相传南宋嘉泰年间,宁宗皇帝赵扩在临安(今杭州)雄登大极,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一年仲秋时节,太后李凤娘忽得重病,生命垂危,宫内御医束手无策,宁宗皇帝颁旨张贴皇榜招尽天下名医也无济于事,宫廷上下、皇子皇孙个个心急如焚。一日,宁宗胞妹孝思公主奏明皇兄,说她昨夜做了一梦,梦见一位白发仙尼云游过境,得知太后病危九死一生,特下凡救主,说道只要月内去苏州报恩寺进香,即可转危为安。宁宗皇帝听后,即刻命皇家船队沿运河北下苏州,并有孝思公主护送太后速去报恩寺烧香拜佛。皇太后到苏州后,入住报恩寺早奉夜供,求神灵保佑。果然不出三日,太后病体渐安,并一日健于一日,不到半月,太后病体完全恢复,心情大悦。为报神灵九死回天之恩,皇太后慷慨拿出白银万两为报恩寺重塑真金,并在佛前许愿要在是年小年夜前到报恩寺带发修行一年。

时值隆冬,皇太后为兑现许诺,决意再去苏州报恩寺带发修行。宁宗皇帝见母后年迈体弱,又值天寒地冻,力阻太后前往,但太后不听劝阻,不顾年迈,执意前往。太后决意要去,皇帝执意要留,闹得不可开交之时,孝思公主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由她代母前往临安,完成太后在佛前的许愿。在文武朝臣的力劝下,太后终意应承由孝思公主代她进香还愿。难题化解,龙心大悦,宁宗皇帝即传旨挑金抬银,皇家船队簇拥着孝思公主浩浩荡荡向苏州进发。

船队夜以继日赶航,当行至烂溪塘时,天突降鹅毛大雪,天寒地冻,船队受阻,被迫停靠在烂溪北岸的扶港湾歇息。一连数日,风雪交加,滴水成冰,茫茫烂溪,冰冻三尺,船队寸步难行,眼看离许愿之期小年夜越来越近,孝思公主心急如焚。聪明的孝思公主心生一计,在船队停靠的扶港湾,仿照苏州报恩寺模样,建造小报恩寺来完成佛前许愿。孝思公主的提议得到随行官员的的赞同,于是果断下令急招四方匠人,大兴土木,拔地建寺,并起名为“小报恩寺”,孝思公主在建起小报恩寺内,代母带发修行,虽然远离皇城,却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

从小就厌恶繁琐纷争宫廷生活的孝思公主,难得在寺内过着与世无争的清净日子,顿觉得心情特别舒畅。虽然修行一年早已期满,但孝思公主并无半点回宫的念想,尽管母后、皇兄再三催她回京,但她总不愿离去。又是一年冬去春来,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让孝思公主萌生了改小报恩寺为小报恩庵,并以她“常报佛祖之恩,永保母后康健”的孝心,削发为尼一世修行之心。执意的孝思公主以一封“先斩后奏”的书信告知母后和皇兄,尽管母后和皇兄亲情难舍,但再三劝阻无果,万般无奈只得应允。

宁宗皇帝虽有不舍之情,但为皇家有如此忠贞孝女也深感欣慰,当即御笔亲题“孝思庵”三字,并下旨定孝思庵为御供奉禄之庵。从此“小报恩寺”便更名为“孝思庵”,皇粮运送船队每经过烂溪塘便专门到孝思庵留粮供银。孝思庵也因当朝皇帝御妹亲持,香火旺盛,香金丰厚,至孝思庵最兴盛时期,已拥有庵房一千零八十间,尼姑数百人,“江南第一大庵”名震一时。脱离尘俗、皈依佛门的孝思公主,也在孝思庵青灯素卷至终老。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后来,不知到了哪个皇帝手里,朝中出了奸臣,谎奏一本,说江南大运河上有强盗,专门拦劫皇粮运送船。皇帝听信谎本,火速派兵下江南捉拿盗贼。当官兵搜查到孝思庵时,发现庵内果真金银满库,粮食满仓,便不分青红皂白下令拆庵堂,杀尼姑,灭盗毁庵。当拆到后堂内室时,发现先皇御诏“皇粮御供孝思庵”时,马上叫停,便时已迟,悔之不及,可惜号称江南第一大庵的孝思庵只剩下三间后堂。这三间后堂一直保存到上世纪30年代,被日寇拆去造炮楼,所留下的巨大的青石鼓墩至今仍静静地躺卧在扶港的孝思庵旧址上。

三、先贤名士

严忌(约前188~前105) 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后世遂称严忌。严忌少时与司马相如等俱好辞赋,以文才和善辩闻名于世。著有辞赋24篇,今仅存《哀时命》。曾作《哀时令》赋,借哀叹屈原秉性忠贞、不遇明主之事,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情。刘濞称吴王时,招收四方游士,严忌与当时名士邹阳、枚乘等应召,为刘濞门客。后刘濞图谋反叛,他与枚乘等上书谏阻,刘濞不听,即离开吴,投梁孝王,颇得孝王厚遇。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王刘濞反叛,兵败伏诛。严忌脱离较早,未罹灾祸,可见其才识过人。严忌死后葬于铜罗,从民国二十四年(1935)时所摄的照片来看,严忌墓立于镇东枫潭之中,四周砌有石驳岸,墓的上面耸立着一座飞檐翘角的双层亭子,透过亭门,可看到墓碑。

王叔承(1537—1601) 铜罗籍明代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著作有《潇湘编》《吴越游集》《宫词》《壮游编》《蟭螟寄杂录》《后吴越编》《荔子编》《岳色编》《芙蓉阁遗稿》等。

周应愿,字公瑾,篆学专家,博学广识,才思畅达、文采飞扬。所撰《印说》一书大约成于万历十六年,是明代最有影响的一部充满朴素美学的评述性著作。

吴珵,字元玉,号石居,晚号青龙上人,先祖是吴江十七都人(今铜罗),后迁居金陵。成化五年中为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吴珵善画山水,与苏州吴门画派代表沈周情趣相投,时相往来。曾作无锡惠山《听松庵竹垆图》。

张士元(1755—1824),号鲈江,澄源里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年,乾隆五十三年举人,卒于宣宗道光四年。晚年归老烂溪之上,以著述自娱,与王芑孙、秦瀛、陈用光以古文相研究,尤为姚鼐所激赏。所著有《嘉树山房集》二十二卷,《清史列传》行于世,还著有《鸥来阁记》等名作。

铜罗历史上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先贤名士,如明代号称“严墓七子”的吴振奇、吴振远、吴宗潜、吴宗汉、吴宗泌等,清代的张嘉玲、张嘉瑾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