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
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共有43名市十三届政协委员,占全市的六分之一左右,涉及经济、科技、工商联、文、卫、体、台、侨、群团等界别,其中吴江市政协常委有6名,60%的委员来自经济和工商联界。近年来,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在吴江市政协和盛泽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参政议政,关注民生热点,积极建言献策,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做到参政议政有为,监督评议有力,创新管理有方,不仅提升了基层政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也提升了政协委员的威望和号召力。
一、加强学习研究,服务科学发展,提升委员参政议政的履职能力
近年来,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及省市重大会议精神,重点学习了修改后的《政协章程》等,还通过发资料、专家讲座、阅读报刊和观看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学习,强化委员对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解。学习过程中,盛泽镇工作委员会一直坚持有的放矢、学以致用,做到围绕中心学、联系实际学,如每年全国两会后都邀请市委党校的领导作专题辅导,在金融危机期间组织委员学习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苏州市发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动员令请专家讲解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各项指标要求。
扎实有效的学习提升了委员的政治素质,也提升了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参政议政的能力。在盛泽纺织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提高、土地环保压力加大等不利条件的情况下,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发挥委员中企业家、科技人才较多的优势,深入企业调研,先后以政协盛泽镇委员会的名义组团赴晋江考察服装业发展,赴广东深圳、浙江绍兴考察纺织品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提醒企业要及时调研产品结构,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业态提升,有效地促进了纺织业的复苏和加快发展。
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将委员分成4个组,每个组每年确定一个重大主题,每季确定一个小课题,加强学习与研究。针对委员数量多、构成复杂的特点,盛泽镇工作委员会组织对委员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先后组织委员对如何积极关注民生、如何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如何接待信访等进行专题培训,还让沈明华等有经验的老委员进行现场交流,围绕“乐居吴江、幸福绸都”、“平安盛泽”等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学习活动,围绕纺织产业发展、市场的转型升级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言献策。2008年,盛泽镇政协委员联名提议设在盛泽镇的第三人民医院整合与唐仲英先生捐资兴建的江苏盛泽医院重组发展,2009年这项建议受到社会名界热议,并最终促成了两个医院的整合。盛泽镇工作委员会还多次组织委员对盛泽镇西部新城的规划建设、印染企业提档升级等提出了提案及建议,对盛泽的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设施完善、丝绸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讨论,并形成调研和理论文章,通过多种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加快盛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为盛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调研视察,关注社情民意,提升委员的威望和影响力
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撰写各类提案是政协委员的重要工作职责,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健全委员基层接访制度,抽调了一些熟悉基层情况的委员到基层社区、村、居委会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关注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在盛泽国际大厦26楼成立社情民意搜集室,有专人常驻管理,对社情民意进行疏理后对外公示,并确定哪些要写成重点提案,哪些社情民意要及时向上级反映。
为了让政协委员能及时了解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的委员每年列席镇党代会和人代会,对全镇重点工作进行讨论,还邀请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时通报当前主要工作及实事工程进度,并经常举办各类视察调研活动。近年来,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先后组织委员视察了恒力集团、东盛步行街、乐龄公寓、舜湖学校、污水处理厂、新盛泽人公寓、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并对盛泽的现代服务业、餐饮业、初中教育质量等进行专题调研。2011年,盛泽镇的政协委员先后视察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和盛泽公安派出所,就社会治安和市政设施的完善进行调研,并关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老城区改造问题,其中乌新桥的老村改造已经建成一个样板工程,居民生活小区做到垃圾分类处理,设施摆放有序,包括晾衣架等有统一的规定,还设置了休息区等,为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保证委员提案答复的严肃性,我们对收到提案要求答复的单位实行首问负责制,不仅要负责流转,还要跟踪负责答复。对于答复不够满意的单位,坚决予以批评和监督,并退回去要求重新答复,绝不允许有敷衍塞责的行为。对于答复质量较高的,则予以表扬和鼓励,其中施德芳委员一篇《我把这个提案答复评为精品》的文章还登上了《人民政协报》。 2009年,吴江市政府、市政协专门听取了盛泽镇政府部门对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情况介绍,2011年上半年,市政府、市政协又专门听取了政协委员对政府部门办理提案的意见和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及时答复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不仅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群众的欢迎,提升了政协组织在全社会的威望和影响力,也成为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
三、加强活动组织,健全管理制度,提升政协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还不断加强各类活动的组织,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政协各专委会及政协各小组的活动中,做到各类会议活动有台账记录,每月组织一次小组活动,每个季度工作委员召开一次专门的碰头会,各组长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并确定活动计划,每季一次大活动。
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还制定了《政协盛泽工作委员会委员考核办法》,考核采取百分制的方法,明确每个小组及委员个人的工作岗位、工作标准及工作要求,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年一表,考核分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三类,对委员平时参加活动、出席会议、履职积极、作用发挥、撰写社情民意、提案、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2011年工作委员会还还发出红头文件,对全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并在委员中设立经济发展带头人、社情民意带头人、考察调研带头人、文体活动带头人等,对委员设岗定责,细化百分制考核办案。
盛泽自古以来商气浓郁,商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盛泽独有一种社会现象。据统计,盛泽镇目前包括闽南商会、广东商会、温州商会、印染协会、纺织商业、纺机商会等有14个商会、协会组织,商会、协会中聚集了大量的企业家,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商会协会中也有大批政协委员。政协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加强商会的管理,把支持商会、协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了商会、协会秘书长联谊会制度,定期进行交流,让这些商会、协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成为增进联系、促进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加强宣传引导,投身“光彩事业”,提升委员的社会责任和奉献意识
“光彩事业”是政协委员关注民生、无私奉献的一项光荣的事业,盛泽镇委员中企业家较多,热心公益事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回报社会是他们的一贯作风。盛泽镇工作委员会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委员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积极参加各类捐赠活动,在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作出贡献。
近年来,企业界委员积极回报社会,支持地方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市政协常委、福华世家董事长施清岛先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他积极参与各项慈善捐赠活动,并发动政协委员、商会会员和公司员工为灾区、贫困学子捐款,他先后向玉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15万元,向甘肃舟曲泥石流地区受灾群众捐款12.23万元,在福华世家成立25周年、建厂10周年之际,他们将公司10年庆典的费用节省下来定向捐赠给盛泽的教育事业200万元。盛泽镇的政协委员还积极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支持家乡发展,双盈集团董事长陈志明在担任村党委书记后,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去年又捐款80万元帮村里建造文化活动中心,在他的带动下,一些企业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纷纷慷慨解囊,建起了现代化的老年活动中心。委员陆火良通过各种方式捐款13万元,委员顾晓峰向社会弱势群众捐款达15万元。据统计,近年来盛泽镇政协委员每年向社会慈善事业捐款超过2000万元。
政协盛泽镇委员会多年来的工作证明,基层政协组织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参政议政,才能扩大政协组织的影响力;基层政协组织只有多开展活动,关注民生热点,严格履行监督职能,才能提升委员的威望和凝聚力;只有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才能展示委员们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社会形象。我们今后还计划成立政协联谊会,吸引更多热望主动社会事业的新老政协委员加入,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建设和谐社会集聚集力量,为“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乐居吴江、幸福绸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