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称:  密码:
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 > 关于进一步落实吴江区域湖泊资源保护的建议
关于进一步落实吴江区域湖泊资源保护的建议
[ 来源:民革吴江区总支部│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15/3/31 15:32:48 | 点击:41637]
 

“千年水天堂,乐居新吴江”,这句每天在央视滚动播出的城市宣传标语,概括了吴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吴江没有山,但吴江有着任何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水!自古以来,吴江的文章便是水的文章,水的生命便是吴江的生命。水,是烙印在吴江躯体上永远不可代替的文明象征和历史图腾。

在过去,“水中有鱼虾、水上有菱藕、水边有芦苇”,是各种湖泊特产的真实写照。除了远近闻名的太湖蟹和“太湖三白”外,每个湖泊由于所处的位置、大小、深浅或水系不同,盛产各种不同的特产。元荡,又名鼋荡,有产鼋之说,即盛产大甲鱼而闻名,元荡的“小叶莼菜”也是远近闻名;白蚬湖就是产白壳蚬子而得名,汾湖产四鳃鲈鱼和大小钳螃蟹,南参荡的野鸭和“埭上鳗鲡”,袁浪荡、众家荡的青壳蚬子,张鸭荡“桃花流水鳜鱼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三白荡和同字荡还能看到“白鱼阵”——因白鱼竞相争游而产生的独特风景;上世纪八十年代,吴江东部湖泊盛产蚬子而出口日本,是农业创汇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快速扩张,工业化和城市化渐渐地改变了孕育这一方土地的吴江水,湖中有名的水产品除了“太湖三白”和太湖螃蟹还有以外,其他大都成了民间传说,四鳃鲈鱼和大小钳螃蟹已经绝迹,元荡不再有小叶莼菜,大甲鱼也很少见到,白壳蚬子没有了,青壳蚬子也很少了,南参荡的野鸭寥寥无几,很多地方的水产品都有“洋油气”,或者根本没有了鲜味。太湖一望无际的芦苇和蒿草再也见不到了,其他湖泊的水生植物也大为减少。塘以南的湖泊基本没有水草,个别地方湖泊水质发黑发臭,水生植物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河湖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除了蚬子兜白龙桥外,其他湖泊的人文景观也大都荡然无存。

吴江的水,从灵动变得呆滞、从秀美变得污秽、从生生不息变得苟延残喘,甚至从孕育生命变成灭绝生灵。当吴江人失去美丽的吴江水,我们还有什么真正值得拿来骄傲的东西?

一、关于吴江湖泊的现状

吴江是一个水网分布密集的城市,素有“百湖之城”的美誉。全区共有50亩以上的湖泊319个(不含太湖,下同),200亩以上的湖泊179个,500亩以上的湖泊87个,1000亩以上的47个,湖泊总面积达到156平方公里。而入选《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也有55个,占全省总数的40%

1.已基本摸清区域湖泊的基本情况。2010年吴江水利部门已委托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局苏州分局对列入省保名录的55个湖泊进行全面的测量、摸底,经过半年的野外测量和内业整理,55个湖泊的测量资料全部整理成册,为每个湖泊建立一份“档案”。

2.区域湖泊水质情况。2009年苏州水文局对55个湖泊测量资料显示,II类水为5个,占9%III类水16个,占29%IV类水11个,占20%V类及劣V23个,占42%。上述参评指标仅为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3个。如果包括总磷、总氮,用考核湖泊健康指标来测算,没有一个湖泊达到II类水指标,而V类及劣V的有51个,占93%

3.已制定湖泊保护开发规划。2010年已委托河海大学编制了全区湖泊保护规划:具体为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保护、后开发,先规划、后开发,先定位、后开发。对湖泊进行科学分类:第一类,开发性保护,即5年内有开发利用设想的;第二类,保护性开发,即未来5-10年有开发利用设想的,或者目前虽想开发,但多方条件尚不具备的;第三类,完全保护型,主要用于生态湿地或者应急水源地建设的。明确湖泊保护范围,即湖岸线向外延伸20m。《吴江市湖泊保护及开发利用规划》成为今后湖泊保护工作提供了总的纲领。

4.启动整治,但见效甚慢。吴江的湖泊整治工作,以东太湖整治工程为基础,走上了系统治理,分步实施,逐步形成的道路。目前已经开展的列入省保名录的湖泊整治工程有:三白荡整治工程;莺湖整治工程;长漾整治工程;北麻漾盛泽片区整治工程。非省保名录的湖泊有:盛泽的潜龙渠和桥北荡;汾湖的揽桥荡和孙家荡。但是,由于实际得益的差异,各乡镇、各部门对整体的治理工作从认识上到行动上都存在着各种偏差。得不到充分的重视,以至于在资金上、技术上都不能达到整治的要求,见效甚慢。

5.产业结构因素导致黑臭水面依然存在。由于本区特别是纺织行业集聚片区,传统工业结构的因素影响,22万台喷水织机的废水,印染企业的污水等等,虽然绝大部分经处理排放,但总体仍大大超过水容量的自净能力,以致部分河道湖泊仍出现黑臭现象。

二、关于吴江湖泊保护的总体思路

1.保护优先。湖泊资源是自然界馈赠给吴江人民独特的资源,为确保永续利用,必须坚持贯彻“保护优先”的原则,不能过多地改变、甚至破坏湖泊资源,要铁律保护。对各种破坏湖泊资源的现象,要铁腕治理。让保护湖泊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基层干部、企业家、老百姓共同遵守。

2.生态修复。吴江的湖泊都是浅水型湖泊,淤积现象普遍。十多年来,农村河道经过几轮疏浚,淤积现象已大为改善,但湖泊由于受经费、围养网箱的影响,清淤难度很大。要结合围网拆除的有利条件,逐步开展湖泊清淤(目前正在开展的有莺湖、三白荡和北麻漾,大量湖泊清淤未着手进行)。结合截污工程的全面展开,做好湖泊生态修复工程,包括畅流工程、种植水生植物等。

3.依法治理。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对0.5平方公里(750亩)以上的湖泊,开展治理需报地市级水利部门批准,其他湖泊需报县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因此,不管是疏浚、整治还是生态修复,都必须按上述规定进行,确保湖泊治理合法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同时,对违法占用等现象,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

三、关于吴江湖泊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全力开展湖泊保护工作。

由于我区湖泊面积大,很多湖泊分属于不同的乡镇,而每个乡镇的实际条件不尽相同,造成湖泊整治行动不统一。比如北麻漾和长漾,分属于三到四个乡镇,存在各做各的现象,不能从全湖统筹的角度出发,造成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问题。而在湖泊保护工作中又涉及到水利、国土、规划、建设、环保、乡镇等多个部门,各抓各的、相互推诿的现象也难以避免。因此,只有将各个部门统一起来,搭建统一的湖泊保护领导班子,一条心、一个目标、一套办法,协调各地、各部门,形成合力,才能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严格落实空间保护措施。

湖泊水体及其岸线20米的宽度范围,都是需要保护的湖泊空间。目前的同里湖已是典型的丧失湖泊空间的案例。因此,对其余湖泊加强空间保护尤为重要。从具体措施上看,一是要加大保护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加强巡查、加大案件查处力度等多种形式,阻止涉湖违法案件的发生,保护湖泊空间;二是真正落实空间保护范围,现阶段虽然湖泊的保护范围已经划定,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落实,需要加快湖泊岸线土地流转。据统计,55个列入省保名录的湖泊,岸线总长度为459公里,按20米宽度计算,总计实行保护范围有13770亩。一次性全部实行征用难度较大,建议采用征用加流转的办法逐年解决,力争花5年时间全部解决,为湖泊保护预留生态通道。土地征用和流转后,要全部设置界桩、界牌,进行堤防、道路和绿化建设。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占用。

3.全面开展截污工程建设。

湖泊的治理强度再大,没有刹住污染源头,那一切都将为零。因此,保护还需从截污开始。进一步查找污染源,对于污染湖泊的源头,采取强力而有效的措施加以拦截。建议修订明确的截污规定,对违反规定,擅自对湖泊造成污染的企业或个人采取严格的处罚;对各个湖泊各个方位布置监测点,及时监控湖泊水质,不再让污染源进一步污染我们的湖泊;实行湖长制,将考核湖泊水质落实到具体人。

4.加强实施河湖连通工程。

由于河道水土流失、淤泥堆积,以及部分河道被人为填堵等原因,造成一些河道与湖泊连通不畅,湖泊入湖、出湖河道少,水体流通缓慢,影响河湖水质。要加强实施连通工程,将湖泊与骨干河网沟通,加强水体连通,确保湖泊水环境。政府已经实施的“畅流活水”工程要增加河湖连通工程的内容,确保水畅其流。

5.分期分批组织清淤疏浚。

根据《吴江市湖泊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55个湖泊的淤积总量达到4740万方,目前已经启动湖泊清淤疏浚的有三白荡、莺湖、长漾及北麻漾盛泽片区,其余湖泊的清淤疏浚工作有待展开,还有3900万方的淤积量,需要根据湖泊类型分期分批进行清淤疏浚。因此在资金的安排、排泥场的设置等方面必须积极争取,有效落实。在清淤的基础上,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建设、水生植物的种植、水生动物培育及放养、生态护岸的建设等等。

吴江的湖泊就是吴江的名片,吴江的生态就是湖泊和水的生态,吴江只有做好水的文章,才能得到一个持续发展的空间,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片乐居的沃土!保护湖泊,刻不容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