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协商议政(2015 第三期) > > 在“加强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专题协商议政会上的讲话
在“加强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专题协商议政会上的讲话
[ 来源:吴江政协│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15/8/6 9:42:52 | 点击:35506]
 

 

 

(根据录音整理)

 

首先感谢汤卫明副区长,感谢政府部门对我们这次专题协商议政会的重视和支持,也感谢在社区基层一线工作的同志们,借这个机会向你们表示敬意。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题目,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最基层、最基础的一项工作。议题确定以后,由提案委牵头,邀请区工商联和农工民主党一起参与专题的调研与协商。刚才听了8位同志的发言,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家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很扎实,情况摸得很透,提的建议切实可行,特别是针对一些长期困扰我们社区工作的难点、重点问题,很好地做了一些基础性的材料收集、分析工作。作为政协组织,主要是协商议政,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来推动党委、政府工作的落实。今天的协商议政会我觉得开得很好,下面我结合大家的发言,再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今天的主题是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分两块,一是建设,二是管理。从社区的概念来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小区肯定是社区,但社区不等于小区,现在往往几个小区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社区居委会;在另一层意思来讲,我们原来说的社区往往专指城市,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还应该包括农村社区,因此,社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要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最基础的除家庭以外的生活单位,我们原来是单位人,现在变成社区人,当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生活都变成家庭、单位、社区三点一线的时候,社区的凝聚力、战斗力、活力都会大大增加。我认为,干部职务已经打破终身制了,干部的生活也要打破终身制,既然退休了,就是社区人,不再是单位人,活动范围的立足点也要在社区。现在人寿命长了,身体好了,六十岁退休后,还很有活力,如果我们这些退休干部职工平时都能到社区去参与活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我们社区建设的层次就会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也必然能够得到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种体制机制的改革,我相信以后的社区一定能建设成这样很有活力,很有朝气,很有凝聚力的社区。

社区很重要,是“党群关系的联心桥”,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通过一定的平台,一定的渠道送给群众;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可以通过社区搜集百姓的诉求和希望;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把社区工作做好了,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群众的困难得以解决,百姓心平气顺,社会自然就稳定了,所以社区建设应该作为党委、政府研究整个社会治理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从社区建设这一块来讲,应该要做到“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城乡统筹、分类推进”。规划很重要,不能建到哪里再去想到哪里,一定要先想到哪里,再建到哪里,想在前,建在后。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一些基础性、功能性的规划不到位的话,今后很难再补上去,所以一定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科学合理。还有农村也不能忽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各个乡镇都在搞住宅开发,新建小区、农村集中居住点很多,要加强城乡统筹,及时、超前地应对各类问题。关于分类推进,主要是新城和老城,我们新城建设有很好的规划,但有些老区居委会办公条件很艰苦,老百姓不愿意到社区来,也就谈不上对社区居民的吸引力、凝聚力。我建议,老区的社区建设用房问题能否纳入政府的年度实事工程,把我们老的社区改善条件,提高档次,这不是为居委会办事,这是为老百姓办事,社区用房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让他们来办事、来活动,有个很舒适的环境。要有针对性地一个一个来做,哪怕一年解决一两个也行,总是有办法、有希望的。

关于社区管理,我讲四个方面意见。一是党建引领。社区管理要很好地研究党的建设如何引领的问题,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整个社区的管理保持在健康的轨道上,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和政治保障。有次我外出学习,听到有一个词用得很好,叫“党建+”,社区的很多服务性工作,都与党建工作相结合,实现资源整合。我们有“一联双管”的工作模式,对提高整个社区的服务管理水平很有好处,但这项工作在实际中的推动还比较难,尤其深化更难。我觉得这是工作的方向,如果能够把我们在职党员的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肯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认可。二是群众参与。社区管理不单单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别人的事,每个群众都应该将其作为自己的事,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社区居民既是被服务的客体,也应该是服务和管理的主体,是双重身份,不能只是接受服务,还要服务大家,要更多、更广泛地调动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到整个社区的管理与服务之中。三是依法治理。在推进依法治国的整个进程中间,依法治理社区是必须走的一条路。任何事情都要依法办理,依规章制度办理,这是社区管理和服务应该要遵循的原则。对涉及社区居民大家的事,可以通过制订普遍认可的“村规民约”来作约束,全体小区居民一起商量通过一些最基本的事情,比如物业管理收费问题等,不是谁说了算,而是大家一起说了算,这也是依法治理。“小巷总理”很艰苦,基层居委会日理万机,头绪多,压力大,一定要把社区减负落到实处,千万不能反弹,把现有的一些有利于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的政策落实好。四是目标考核。包括社区办公用房的建设问题、管理的问题等等。比如说,有些规模小的小区,虽然按比例提供了社区用房,但面积很小,有的还在高楼层,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政策考量方面,能否出台相关规定,对达不到一定规模的小区,按照社区用房建设面积的标准,以货币化购买的方式,将几个小区的社区用房集中到一个小区,放在沿街的方便区位,这样不仅规模上去了,满足了居民的需求,也有利于集中社区的人力资源。再比如,小区建设审批前置的问题,建议引入问责制,哪个环节先批准,就找哪个部门问责,通过这一制度,将相关的有利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落到实处。特别还要排除一个误解,目标考核既不是考核社区居委会,也不是考核街道办事处,而是要考核党委、政府,要将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之中,预算投入要列入政府的年度财政计划,投多少钱,用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社区工作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必须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创新,使这项工作能够有所提高,有所推进,把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满意度提高,让社区真正变成一个和谐家园,“细胞”和谐、健康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健康。我也生活在社区,是社区居民,我深深觉得,社区建设好,对大家都是有益的。“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要逐步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真的把这句话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都能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力量。我们区政协也将通过《协商专报》的形式,把刚才大家反映的意见建议和调查的数据资料报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认认真真地借鉴经验,寻找差距,弥补不足,我相信,只要充分地重视这项工作,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事情总能办好。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