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名称:  密码:
信息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 > >提案选登 > > 关于加强苏州丝绸小镇建设及传承丝绸非遗文化的建议
关于加强苏州丝绸小镇建设及传承丝绸非遗文化的建议
[ 来源:曾炳海│ 作者:本网报道│ 时间:2017/2/21 16:35:08 | 点击:158123]
 

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苏州有着江南古镇共有的印记。因悠久的丝绸文化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丝绸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如苏州的缂丝、宋锦、苏绣、旗袍等等传统技艺,在非遗项目中引起了全社会极大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丝绸与丝绸技艺再次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去了解并保护这些频临失传却代表中国的传统技艺,这不仅是出于保护千年文明传承,更是因为发展现代丝绸产业之必须。

针对丝绸“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如何在创新与发展中活态传承?如何在工厂生产模式中实现产业化良性互动,将这指尖上的记忆传承下去?建议以下几种方式,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共同保护和传承丝绸技艺的目的,让震泽丝绸小镇更加绚丽多彩。

一、从保护入手,加强资金奖励制度

政府可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充分依丝绸类相关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才,依托行业协会在传统技术等项目的优势,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宏观引导的同时,应启动专项资金,将丝绸相关的非遗保护和传承落实到实处,主要用途用于:1.对企业和个人资助丝绸非遗保护工作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待遇,从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入。2.在设立相关基金会的同时加大基金的投入,进一步引导国际保护资金的投入。

二、从技艺人才入手,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投入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怎样培养和引进人才至关重要,企业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人才的培育,一方面,在目前苏州城乡内外对于丝绸技艺人才,特别是非遗丝绸技艺传承的成熟技师仍十分缺稀;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每年的人才流失,由于地域限制,社保保障制度等问题,很多时候比如医保,社保无法跟进,导致人才流失等。对于以上问题,政府的支持需要更加全面。加强对丝绸相关产业人才引进的扶持力度。

1.牵头组织丝绸相关人才的引进,加大对丝绸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政府应帮助相关丝绸企业来加强自身人才开发的建设。政府应把相关丝绸企业定位为有力帮手,而企业应大力加强自身人才开发和储备。通过内部提高、外部引进两条途径,提高自身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和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政府对一些相关丝绸企业以及丝绸人才的积极参与政府献言献策和对提供有效有用对策建议给予奖励和鼓励,以激发社会人才的热情。

2.新增相关丝绸文化的公益培育讲座,培育广大社会人才,对丝绸行业的了解和兴趣。

3.学校增加传统工艺课程的兴趣班。说的更大一点,需要更加完善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都认为学习从娃娃抓起,需要先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兴趣转变为爱好,爱好转变为事业,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丝绸方面的人才,政府可以引导企业方面与学校合作,建设丝绸文化科普基地。比如山水丝绸企业建立的江村娃丝绸文化体验园,为整个吴江地区的小学生免费开放,学习了解丝绸文化知识。

三、从宣传入手,加大丝绸品牌文化的宣传

如何发展丝绸非遗文化产业,成功打造属于苏州的丝绸品牌,单靠个人或者某一个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当前许多消费者对于丝绸品牌文化的认识并不明确,对于丝绸非遗文化更是一知半解,观念上觉得无外乎表现为丝绸博物馆的公益展览,景点旅游纪念品等,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丝绸企业,在文化市场方面表现了有心无力了。

为此政府可以从把丝绸非遗文化列入城市规划方面,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宣传丝绸,把丝绸放到一种工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的地位去宣传。例如,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商务部把中国丝绸的宣传片打到了纽约时代广场,把丝绸文化展做到了华盛顿特区的Meridian中心,打入美国上流社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加强丝绸产于中国,中国丝绸产于苏州的社会公众形象,提高苏州丝绸之府的社会认同感和公信度。

另一方面,搭建文化展示平台,通过建设高水平,高档次的丝绸文化技艺展示平台来作为促进保护与发展的载体,一种手段是静态展示,以固定场所形式,对现场和新开发的丝绸产品进行展示。另一种手段是,以动态形式,依托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运用影像、文字、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有形的与无形的结合展示,以此来加强丝绸品牌文化的宣传。

再者,政府可以把风险基金作为一种手段,对于丝绸创牌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加强企业走丝绸品牌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四、从科研创新入手,加大丝绸的艺术开发设计投入

丝绸非遗文化产品其特殊性在于其手工技艺和产品的艺术性技艺,我们有必要将它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这种技艺的传承是内在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求其不变,但是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此形成了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传统工艺技术保护的矛盾。

这种矛盾,给创新带来面临一个“度”的规定,就比如,我们山水丝绸,在积极投入大量资金,以鼓励、培养技术人才为宗旨,意在让传统产业时尚化。但是往往一方面是手工艺操持的辛苦,另一方面则是传统手工艺非得十年乃至数十年的体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局面,可考虑国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支持其创作的同时,可以通过扶持、行业协作、企业联盟、高校合作等手段开展各种人才智力交流或项目合作。鼓励有条件的相关企业或大学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博士后工作站等。有计划的组织一些优秀的企业来承建或运营一批公共实验室、行业技术中心、区域技术中心等。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信息、人才资源共享来共同开发新技术。并可以搭建专门的丝绸公共信息平台,并与全国及国际丝绸相关机构建立良好的链接关系,想成一张紧密连接的合作网络。

对于具有示范效应的相关丝绸企业以及人才,希望政府给予公开表彰其在丝绸创新开发中的成绩,培育丝绸开发的龙头企业,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才奖励风气和大环境,鼓励企业更好了传承和发展融合地方特色,符合苏州精神的丝绸类非遗文化产品。

为了保护中国的丝绸技艺,很多丝绸厂家开始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传统的技艺进行创新和发展,通过现代手段生产出了一些优异的丝织产品。然而,有关丝绸的技艺,是数千年的心口相传,是机器生产无法取代的。很多业内专家就指出,“非遗”的价值,说到底是人的价值,而非机器的价值。在全社会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怎样将古老而优秀的丝绸非遗技艺代代传承,在此问题上,我们仍是任重而道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