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的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是中国民营经济强镇。2012年,其地区生产总值达302.5亿元,增长11.15%。与经济发展步伐和速度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盛泽老城区行路难、停车难、相关基础设施老旧不完善问题日益凸显。民革吴江区盛泽支部的党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盛泽的发展建设中,以“关注民生、建设美丽盛泽”为目标,民革老党员沈明华领衔的民革社情民意工作室,深入调查研究,近年来提交了《关于盛泽老镇区河道整治的建议》、《关于加强老街弄堂道路及人行道基础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建议》、《关于加强东方丝绸市场道路建设的建议》等关注盛泽老城区建设的调研报告,阐述了盛泽老城区改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切实具体的可操作性意见。
盛泽镇党委政府收到调研报告后高度重视,进行摸底调查,约谈民革党员,深入居民家中走访调查,听取整改意见。“一个城市的改造,应在完善城市功能、塑造鲜明特色,寻求整体效益最优的城市更新计划。盛泽定能成为经济发达乐居宜居的盛泽。”民革党员们的这席话道出了广大盛泽居民的心声,与政府整改老城的目标一致。政府旧城改造如火如荼,“大建设”始终围绕着大力推进老城区升级提质。
如今的盛泽,一是实现“老城区诗意栖居”。历史悠久的盛泽古镇深弄长巷为数众多,有“七十二条半弄堂”之称,民居大都前门临街、后门临河,城区居民对居住的老镇感情深厚。盛泽镇政府投入1.5亿元老街、弄堂专项整改经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老街弄堂种植绿植、镇内的河边安装仿古护栏、改造修缮危旧房、改造地下管网……一片又一片旧城区脱胎换骨,一批又一批老城区居民、住房困难户告别脏乱差的环境,依河而居,在小弄堂里回归江南小镇诗意生活。
二是丝绸市场附近道路换新颜。位于盛泽镇区的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人流、车流密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使之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纺织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政府总投资2.3亿元,路面改造挖除原有路基,三线全部入地,重新铺设地下管线,在市场附近形成六车道和四车道的交通网络。此举将大大缓解市场附近交通拥堵现象,保证车流、人流、物流的顺畅,优化整个市场区域的品质。
三是商业氛围以人为本。老城区老年人居多,盛泽镇党委和政府提出改造时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使老城区居住环境更舒适、对生活更方便。经过招商引资,培育老城区商业圈,打造了太古广场、东盛步行街商圈、舜新路的丝绸一条街、以大润发为核心的恒悦广场、市场路周边的欧尚商业圈,居民生活购物方便,菜场、超市、购物广场围绕着居民住宅区,凸显了老城区生活的便捷。民革吴江盛泽支部的党员看到老城的巨变,深切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民革党员的责任和荣耀。
(民革吴江区总支部 )